对于康有为、谭嗣同二人,大家一般将他们称之为维新派。其实我个人觉得,与其把他们称之为维新派,还不如称他们为激进派。毕竟维新派还算带点脑子,而激进派完全是无脑胡来。譬如谭嗣同就曾说:“把藏疆青、内外蒙卖了救国,差钱的话“龙兴之地”也卖了。”
而康有为不愧是领头人,更狠也更毒,直接劝光绪帝把整个中国卖了,让日本、美国、英国来统治我泱泱中华。怎么回事呢?其实在维新变法前夕,谭嗣同就因即将要搞变法救国缺钱而脑疼。直到最后,他才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把祖宗之地卖了,然后用卖地这笔钱救国。
文章插图
谭嗣同说:“今夫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而寒瘠,毫无利于中国,反岁费数百万金戍守之。地接英、俄,久为二国垂涎,一旦来争,度我之力,终不能守,不如及今分卖于二国,犹可结其欢心,而坐获厚利。二国不烦兵力骤获大土,亦必乐从。”
在他看来: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这些地方虽然很大,但非常贫瘠,对政府没一点益处。清廷在这些地方都是纯投入,无产出。加上这些地方又一直被英国、俄国所垂涎。如果他们来抢,中国根本打不过。反正这些地方迟早保不住,与其等着以后割地赔款,还不如趁现在卖了,还能赚点钱。
文章插图
谭嗣同还说:“试为今之时势筹之,已割之地不必论矣。益当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以偿清二万万之欠款。以二境方数万里之大,我之力终不能守,徒为我之累赘,而卖之则不止值二万万,仍可多取值为变法之用,兼请英俄保护中国十年。”
他的意思是,最好的办法是将新疆卖给俄国,将西藏卖给英国,然后把卖地得来的钱偿还《马关条约》那2亿赔款。而卖地的理由上面也提到过:藏疆太大了,中国守不住不说,反而成了累赘。如果把这两块地给卖了的话,肯定不止2亿。等还了《马关条约》的赔款,多余的钱可以拿去做变法经费,也可以作为请英国和俄国保护中国10年的费用。
文章插图
对于如何买地,谭嗣同也是早就做好了具体的安排:“计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不下二千万方里,每方里得价五十两,已不下十万万。除偿赔款外,所余尚多,可供变法之用矣。”在他的认知里,如果能把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以每方50两的价格出售,那卖地总款不低于10亿。
此外,谭嗣同还表示:如果卖了藏疆青、内外蒙后,还差钱的话,可以把清帝和清朝的“龙兴之地”一块卖了~“费如不足,则满洲、蒙古缘边之地亦皆可卖。”当然了,卖地也以想法不止谭嗣同有,谭嗣同也不是第一人,比如郭嵩焘,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比谭嗣同更早的提出了要卖地自保。
文章插图
早在第二次鸦片爆发时,曾国藩就劝清帝~“暂弃关外,专清关内之议”。在左宗棠坚决要收复新疆之时,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的郭嵩焘就说:“与其穷兵靡费以事无用之地,而未必即能规复,何如捐以与之,在中国不失为宽大之名,在喀什噶尔弥怀建置生成之德。”
李鸿章表示非常赞同郭嵩焘的意见,并与他一起攻击左宗棠。在左宗棠收回新疆后,曾国藩之子曾继泽赴俄交涉,让俄国还回伊犁之时,李鸿章还劝诫曾继泽:“一面招抚伊犁、乌鲁木齐、喀什葛尔等回酋,准其自为部落……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
【 龙兴|谭嗣同:把藏疆青、内外蒙卖了救国,差钱的话“龙兴之地”也卖了】
推荐阅读
- 谭嗣同行刑时,妻子因没有孩子而哭泣,谭嗣同:还不如没有
- 诗词歌赋|古代第一临刑诗,项羽谭嗣同的绝命诗,都不如它洒脱
- 安葬|晚清一位奇侠保护过谭嗣同,对付过洋人,死后霍元甲将他安葬
- 谭嗣同|中国最后的镖师:世间,再无江湖
- 楚汉|两千年前的“龙兴之地”,也因此,“汉人”成了多数中国人的统称
- 可谓|谭嗣同行刑前,妻子哭喊:我想为你生个孩子!他的回答可谓真君子
- 风格|谭嗣同的风骨与彭晓玲的风格
- 晚清|与谭嗣同称兄道弟,霍元甲冒死将其安葬,晚清十大高手的他有多牛
- 清朝|开荒大东北,清廷怎么对待自己的龙兴之地的?
- 光绪|谭嗣同被斩前,妻子哭喊:我们没孩子!谭嗣同却说:没有比有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