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唐代柳宗元在这几方面都有精湛的论述。他在《天对》中指出:在初始的浑沌状态中,只有元气在运动着、发展变化着(“庞昧革化,惟元气存”),阴、阳和天都是由元气派生出来的(“合焉者三,一以统同”),由于阴阳二气运动速度和温度的不同,两者既相互对立,又彼此渗透,从而生成了天地(“呼炎吹冷,交错而功”)。这里,柳宗元不但申明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天体演化思想,而且注意到阴阳二气运动的不同速度和温度对天地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柳宗元在《非国语·三川震》中还进一步指出:在无限的宇宙中,矛盾变化是无穷的。阴阳二气时而会合,时而分离;有时互相吸引,有时互相排斥,就象旋转着的车轮或机械,时刻不停(“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洞平其中,成会成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这就把会合和分离、吸引和排斥这些两极对立的概念引入天地生成的动因中去了。
文章插图
唐代的《无能子》一书明确指出。“天地未生,混沌一气,一气充溢,分为两仪(指阴、阳引者),有清浊焉,有轻重焉,轻清者上为阳为天,重浊者下为阴为地。”明代王廷相也在《雅述?上篇》里指出:“天地未形,唯有太空,空即太虚,冲然元气。”他们都旗帜鲜明地扬弃了天体演化理论中的唯心主义糟粕,给人以清新明晰的思想。宋代的朱熹,在描述以地球为中心的天地生成过程的时候指出:“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二气。这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朱子全书》卷四十九)这里描述了一个处于不停顿的旋转运动中的、由阴阳二气组成的庞大气团,由于摩擦、碰撞和离心力的作用,在它中央结成地球,在地球周围形成天和日月星辰的情景。这些推测虽然还存在种种缺欠,而且朱嘉本人的出发点也是受唯心主义支配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见解。
文章插图
四、天地是否会有终结?天地日月星辰既然是一种生成的东西,那么它们也必然会有终结,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也有过精辟的论述。东晋的张湛在《列子,天瑞篇》中,记述长庐子的话说,“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于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的。元代的《琅环记》也论及这一思想,它以问答的形式写道:“天地毁乎?曰:天地亦物也,若物有毁,则天地焉独不毁乎?曰:既有毁也,何当复成?曰:人死于此,焉知不生于彼?天地毁于此,焉知不成于彼也?”
文章插图
他们都从天地是“物”这一基本点出发,得出有朝一日天地终要毁坏的结论。而后者比前者的进步之点在于:它明确指出天地的毁坏并不等于归于虚无,而一定要在别的处所生出新的天地来。宋代的张载早在他的《正蒙?太和篇》中表述过这一思想。他指出:“气有聚散,并无生灭”,“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入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这就从更大的规模上,更概括地阐述了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图景,也就论述了由气聚成万物(包括天地日月星辰),万物(包括天地日月星展)以气的形式散入太虚,并且往复无穷的铁的必然性。
文章插图
总之,在我国古代天体演化的思想中,关于天地是由处于浑沌状态的物质性的“元气”生成的见解;关于天地生成过程中,由于元气阴阳属性的不同、轻重的差异而引起的清浊异位,运动速度和温度的悬殊,吸引和排斥,离心力、摩擦和碰撞等机制所发生的作用的推测;关于天地日月星辰都要段坏并且将开始新的演化过程的观点。都是十分卓越的思想。当然,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对天体的演化进行具体的论证,这些思想都还是朴素的、思辨性的认识,但是在当时世界上却是十分先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