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在县城看名剧,在村台看老戏,在省赛表演邹平故事,在黄河畔助力全国赛事——今年,邹平市文化惠民打出组合拳,百姓“坐着马扎”享受到了“高大上”的文化供给。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10块钱看名剧——11月6日晚,经典话剧《奋不顾身的爱情》在邹平市文化中心剧场上演。这是该剧场作为山东省“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以来,上演的第四场高质量演出,也是引进的首部话剧。它采用“剧场联合采购、院团联合创作、院线联合巡演、省市县联合购买”的形式,通过集中采购,把采购价格降下来,并投入财政补贴,在剧场以优惠票价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公益性演出。
原本市场价200元、去省城才能看到的好剧,在这最高票价不超过30元,最低10元就能看一场。台上是来自国家级、知名艺术院团,既有交响音乐会,又有亲子儿童剧,还有超级魔术秀,真正实现了让市民在家门口“花小钱,看大戏”。
村台上品老戏——9月14日,邹平市2020年“送戏进乡村”文化惠民工程演出活动走进码头镇邵家村,吕剧《喝面叶》正在上演,戏台上演员们细腻圆润的唱腔,深厚的戏曲功底,让老戏迷们大呼过瘾。邵家村是黄河畔的小村庄,只有一百来村民,距离邹平市区40多公里。
“老戏是我们的童年味道,可今天在电视上也不常演。有了这样的现场演出,不花钱在村里就能听到!”邵家村杨大爷说。据悉,2020年邹平市“戏曲进乡村”演出865场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公益电影放映”6000余场次,让出门不方便的老人甜在心里。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小剧团登上省舞台——9月20日,一直奔波在“送戏下乡”演出路上的邹平市吕剧团的演职员,“百忙之中”站在了全省领奖台上。他们排演的吕剧小戏《网红书记》,荣获了第八届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邹平市注重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近两年,从反映范仲淹“忧乐文化”的“泰山文艺奖”剧作《长白寒儒》,到大型革命题材吕剧《马耀南》,再到聚焦乡村振兴的小戏《网红书记》,一部部品佳作,为邹平文化的现代传承作出了示范。战疫期间,邹平文艺工作者还创作京剧《英雄中国》、吕剧《中国力量世人惊》、歌曲《守》、宣传画《生命重于泰山》等文艺作品上千件,“声”援抗疫,“画”作敬礼,获得多项省、市级表彰。
黄河畔助力全国赛事——今年,“沿着黄河去码头”全国自行车精英赛线路入选了“2020年十一黄金周山东省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在台子镇启动的“山东千里黄河自驾游廊道打卡暨万人自驾黄河流域9市25区县”活动入选了“好客山东游品荟”旅游宣传推广典型案例。
文章插图
沿黄风景廊道自驾、十公里水果长廊、百年枣园……今年的国庆“黄金周”,邹平的沿黄旅游着实火了一把。丰富的节庆活动,打造文旅融合新爆点,让旅游更热,文化更浓,百姓生活更有滋味。
【 文化|邹平文化惠民打出组合拳:“坐着马扎”享受“高大上”文化服务】文旅融合,邹平有妙招,当地编写出版了《黄河岸边的文化古城》等著作,举办黄河文化畅享会,凸显了“广田故里”“生态码头”等文旅IP,整合现存10余种非遗美食、技艺和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黄河民宿等项目,让母亲河变成文旅聚宝盆。责任编辑:王宗尧
推荐阅读
- 玩石头就要做赏石文化的传播者,可一些人却成了奇石的封存者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迁安发布暂停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揭秘三星堆 为何有人称其不属于中华文化
- 配色解读:艺术家邓建勋 x Dunk Low合作—中国饮食文化特色配色
- 同仁嘛呢调!
- 俗语中的四大嫩,四大蔫,和四大紧,四大松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