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触动消费者必须依靠产品本身。
文章插图
刚刚参观过“设计上海2020”和“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今年30岁的独立设计师罗维今天又出现在广州设计周的现场,期间还见缝插针地去了次温州国际时尚文化产业博览会。
然而奔走在各类展会的罗维却发现,近年各类展会展出的乃至获奖的设计作品,能在市场上推出的并不多,甚至一些企业、机构为征集产品而举办的比赛,获奖作品最终也难觅踪影。
“文创产品不是简单的设计作品,成本、市场、适用度都必须考虑。”在不少从事文创开发工作的业内人士看来,文创设计与纯粹的艺术不同:“设计对应的是工业,绝不是一场自顾自的狂欢。”
像是一个形象的隐喻——“设计上海”与“手造博览会”同期举办,分别位于世博展览馆的楼上楼下。罗维前往参观时,却被告知必须从不同的门进入——从楼上到楼下,还得绕一条漫长的路。
文章插图
“设计上海2020”上展出的青年设计师作品
漂亮的图纸,仍然只是图纸
在设计机构、文化公司、教育培训多个行业转了一圈,30岁的罗维决定辞职“单干”。但去年底接到的一单文创产品开发业务,因疫情影响上家无法支持后续生产。罗维决意自己将这批产品做出来:“一开始的设想是小规模生产,就算无法供应市场,也可以作为样品提供给今后的合作方。”
然而联系到生产厂商后罗维才被告知,不仅产品500套才能打样制作,就连包装盒也要达到基本的“起订量”,“产量越大成本才能被均摊稀释”。罗维反复计算成本,还是决定放弃:“设计师如果自己没有销售渠道,那设计出来的作品根本无法进入市场。”
参加各类设计比赛是将设计图纸实体化的途径之一。罗维的朋友张磊在广州一家建筑公司工作,业余仍坚持自己画设计稿。有一次他参加一场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创设计比赛,几何造型的竹编灯具进入复赛,由此得到比赛方的资金支持,得以将图纸实体化。
“比赛主办方的资金支持并不多,只够生产一个样品用来比赛。”即便如此,张磊在制作过程中仍感到工匠与设计师要求差距之大:“因为造型复杂,手工制作在很多方面难以达到标准。”最终张磊用两个月的业余时间完成了整件作品的制作。虽然最终获奖,但这款作品因为成本太高无法量产。张磊带着这件作品参加了几次展览,感兴趣的人不少,但听到上万的价格都望而却步。
“成本过高、缺乏销售渠道,这是横亘在设计师和市场之间的两座大山。”罗维近期频繁参加文创类展会,一方面寻找可以代工的厂家,一方面寻找愿意贴牌出品的品牌。在手造博览会上,他看到的更多是和自己一样“单打独斗”的手艺人和设计师,作品卖出一件就少一件;在设计上海展上,大小品牌更关注的是消费方:“品牌一般都有自己的开发团队,有些品牌甚至可以像快时尚一样,快速‘借鉴’‘拼贴’出新设计。文创产品不像网文、影视作品那么受关注,即使‘被借鉴’,也闹不出什么水花。”
文章插图
品牌“手心里”有自己的销售渠道
文创产品是工业品,不是艺术品
“很多年轻设计师喜欢跟我谈创作理念,但我会反问,‘你的产品能解决用户什么需求’?”设计上海展览现场,一家家居品牌的现场负责人表示,“设计”是提升产品使用感受的关键,“文创”概念的流行说明人们收入增加后对生活品质提升有需求,“但本质上还是追求实用、需要量产的工业品,而不是孤芳自赏但求知音的艺术品。”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有些设计师错误地将“品质提升”狭义地理解为“好看”。“颜值当然很重要,但只有颜值的产品不是好产品。”据其介绍,该公司研发团队有年轻人曾提出设计一块凹凸不平的桌垫,既是装饰又能隔热。但他看到后提出疑问:高低之间的缝隙清洗是否方便?凹凸部分只能放稳特定大小杯子,大的盘子怎么办?最终这一方案被否定。
推荐阅读
- 台青聚落文创展
- 红楼梦色彩非遗文创——二圈珊瑚红(大红色)带吊坠手串
- 跨界融合,博物馆文创迎新未来
- 《遇见馆藏·太空季》邀请航天文创(CASCI),共赴太空探索之旅
- “智慧山”成天津文创新地标
- 非遗“活”起来 引领文创“奔康路”
- 寿阳县举办首届非遗文创作品展
- 职工文创作品展示丨雪景
- 团市委等发布《四史天天学》文创读物
- 方大九钢开展第三季钢铁文创作品征集、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