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奴模式里走出来,形成平行关系,大家各自去做好自己


从孩奴模式里走出来,形成平行关系,大家各自去做好自己文章插图
文|周周
有心理学家说,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在10岁以前就要完成,如果超过12岁才启动,那就收效甚微了 。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变得强烈,他们会加倍渴望自由和独立 。 这时候如果身边人还在唠叨:你一定要这样做,必须要听我的,那他们要么沉默以待,要么反驳到底 。 所以,无论你过去在教育方面有多少失误或者遗憾,都不要通过青春期这段时间来恶补 。
我认识一个妈妈,她说自己在孩子小学阶段拼了命追求事业成功,连家长会都没有参加过 。 去年某天她出差回来,满怀欢喜买了个卡通玩偶想给女儿一个惊喜,女儿冷冷地回了一句:我已经13岁了,不是3岁!她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女儿长大了,还追到女儿房间,拿出领导的腔调对女儿晓之以理:你就算再大,也不能不尊重妈妈,妈妈这么忙是为了谁?你就算不喜欢玩具,也不能这么回应我,而是带着礼貌的接受……她絮絮叨叨了十分钟,女儿不耐烦打断:那我谢谢你,你可以走了!这个妈妈这才意识到女儿真的不一样了,被女儿赶出房门后,她崩溃了 。 问我:这都是怎么了?我做错了什么吗?
从孩奴模式里走出来,形成平行关系,大家各自去做好自己文章插图
【从孩奴模式里走出来,形成平行关系,大家各自去做好自己】我说:你顺序搞错了,孩子之前价值观还没有建立好,需要你引导的时候,你以工作忙为由缺席了,现在人家有“自己的一套了”,好比小树都长高了,你才想起来修剪她,来不及了 。 她说:那怎么办?我说:闭上嘴,用行动关心她 。 这个妈妈不愧是高管,执行力特别强 。 从那以后,在家的时候,她的嘴只负责两件事,一个是吃饭,一个是微笑 。 生活上,她留出大量时间去了解女儿饮食喜好,并且投其所好去学习烹饪,而且即使是花了心思做了饭,她也从来不邀功,女儿吃多少,甚至不吃,她也不说教不抱怨 。
三个月后,女儿感受到了妈妈的变化,有天破天荒对妈妈说:我月考进步了10名,你陪我去看场电影吧 。 往后的日子,妈妈体验到了闭嘴的好处,也养成了保持微笑的好习惯 。 前者给孩子独立思考和为自己负责任的空间,后者会让女儿感受到家里亲切而安全的氛围 。
民间有句话叫做“减肥很简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其实在孩子青春期时期,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逻辑,那怎么迈开腿呢?其实就是别总去扒孩子的门缝,别总去听墙角,放下对孩子生活的过度管控和关注,将自己的脚步退回到安全范围之内,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做他的梦,发展他的自尊 。
从孩奴模式里走出来,形成平行关系,大家各自去做好自己文章插图
心理学有个词叫做心理边界,哪怕是亲子之间,也要有让彼此舒服的适度空间,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野蛮的严防死守 。 我曾听一个创业成功的朋友说他的经历,他说小时候父母对他“亲密有间”,妈妈每天都会给他做好吃的饭菜,爸爸会陪他打球,但父母从来不翻他书包,不打听他的隐私 。 正是这样的信任和尊重,导致他自我价值非常高,敢想敢干 。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慢慢剥离“父母”这个角色,去发展和丰富自己 。
有很多教育专家都说过,做父母是有期限的,这个角色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时刻,是在孩子十岁前 。 过了这十年,你的孩子从精神上来说,就“不完全是你的了” 。
某种意义来说,从孩子青春期开始,我们和他们不再是垂直关系,最好是平行关系,大家各自去做好自己 。
怎么做自己呢?请先从那种苦行僧般的孩奴模式里走出来,把朋友圈的名字改成你的大名吧 。 然后看看你前半生有什么未竟的目标、沉睡的梦想,勇敢去追 。 当然,不是要你本末倒置拼命加班和出差,把孩子变成留守儿童,而是在你的时间和精力范围里,通过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去绽放自己 。
从孩奴模式里走出来,形成平行关系,大家各自去做好自己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