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你高三拼命学习的动力是啥( 四 )


第二点要求:系统化。很多人其实有错题本,但其实完全不成系统不成章法。请心中跟我默念三遍:我做错题本是为了以后复习。请记得第二点原则:尊重你的人性,你是人,是人就会忘。忘了可怕吗?不可怕,再学就好了。学了忘,忘了学,才能成就无敌金身。所以什么是系统化呢?就是你在整理错题本时一定要注意:根据考察的知识点进行分块整理。函数归函数、几何归几何,以此类推。
你在复习的初期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全面扫描,而是重点攻坚,如何攻坚呢?仅仅靠刷题吗?NO,要把所有这个专项内以前做错过的错题统一拿出来进行系统性地复习和“刷题”,直到确认在这个专项之内难逢敌手为止。那如果前期东一道西一道地整理,能实现专项突破的效果吗?显然是不行的。所以错题本必须用活页本,强制要求,请严格遵守。这一条以我为准。
第三点要求相对要求会更高:要有头有尾,并可以保持适度的形式主义。这一点不作为强制要求,但我希望引起你的思考:什么是头、什么是尾、什么是学习上的形式主义。
什么是头?头是你的错因、是这道题的巧妙之处,是这道题出现在你的错题本上的理由——这是它的荣幸,你的错题本是一个舞台,你是问“你有什么梦想”的评委,也是为它点赞爆灯的观众。
什么是尾?尾是你的总结、你的收获、你的思考,是这道题留在你的错题本上的理由——这是它的资本,你的错题本是一个筛网,并非所有的错题都值得你一辈子留在错题本上。
为什么要有头有尾?因为有头,你下一次遇到相同的形式的题目,会更容易联想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所谓的头是你举一反三的基本和内核。因为有尾,你下次整理到同样让你觉得非常规的方法,会更容易联想到这一次整理的内容,化非常规为常规,你才能在难题的路上走得更远。
那什么是学习上的形式主义呢?在这里我并不会展开得很细来讲,但我主要是希望早日启发你进行一定的思考。根本原因在于尊重,尊重人性,形式主义其实没有真正的意义,它不过是让你在翻开你的笔记、错题的时候心情能够更愉悦一些,其他就再无用处了。它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它是十足的花瓶。可问题在于你是人,你要尊重你是人这个事实,是人,精力就是有限的,形式主义能一定程度减少对你精力的耗散,有很多学生问过我:做这么多形式的东西有什么用呢?到处圈圈画画可能是好看一点,但是真的很耗时间啊。我一般不会去作反驳。只是心里默默觉得可爱:你不搞形式主义是保证了笔记、错题的浓度,都是干货,可是一我不见你的笔记、错题比我的量大,二我不见你时常翻阅自己的成果,三我总觉得我好像学习得就是比你要快乐一些,四我不见你曾为你的成果感到面上有光,到底是谁划算呢?
所以我想提醒一点,在合适的度内,形式主义能够促进一个人继续学习,甚至享受学习。只要注意不要物极必反就好了。错题本作为重中之重,还有第四点要求:科学回顾。
什么叫科学回顾呢?很多同学觉得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得严格遵照其时间规律来进行错题回顾,其实不必。让我们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堆错题的根本态度如何,是不是应该在高考之前完全解决?那哪怕是我考前忘了100次又如何?我到考试的时候记住了,艾宾浩斯他老人家就算能到我跟前来评判我记得不牢有用吗?当然没用!所以说我们一切向着高考看齐。错题本的篇幅永远是有限的。但我们因为使用活页本的缘故,可以灵活地替换,所以理论上而言,我们到高考之前,会拥有相当厚的一沓错题本,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在高考之前把这一沓东西完全消化,如何才算消化掉了呢?你拿到这道题的题目,能够立刻说出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用的方法、关键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这就是消化完毕了,这时候,扔还是撕便随你了。
然而这毕竟是高考,是告别之战,平时的小考该如何去复习呢?
当然也不难,你只需要注意小考前把截止小考前考试范围内所有的错题进行整体“刷题”一遍就好了,但不能扔也不能撕:你最后一轮复习的时候要用,最后一轮复习便成了最后检验的杀器。考前还有哪里可能存在问题便一目了然。
高考是一场比谁把自己打磨得更圆润的比拼。错题本我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第三本本子是“备错本”,理论上而言,这是对错题本的补充和替补,因为并非所有的题目都值得你大费周章去整理、去有头有尾地积累的,所以一定程度上,这也算极为强大的独家秘笈。首先,还记得吗,在错题本那一部分,我说了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求:不漏。
可是以你目前的能力水平,想要做到不漏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你错得不少,整理起来会很耗时间。你可能要说:但是学长你不是说一定要做到不漏吗,那多花点时间也没办法呀。
错。凡事都存在一个合适的平衡的度,过犹不及的道理我想你应该能明白。所以在这里,尽管理论上把所有错的题目都整理到错题本上是最合理的,但我们还是需要注意错题的筛选质量。在错题本的相关要求当中,我提及了“有头”“有尾”两个概念,请注意,一定要满足这两点要求其中的一点的题目,才值得你花时间去进行整理结和积累。
你能力不够、这道题设置巧妙、所用方法非常规,这些都是你对自己的告诫:你还有需要提升的能力和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时刻保持谦逊。真正的问题来了: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总结点什么出来。说白了就是你当时可能只是因为“粗心”,所以错了。
请问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考完试觉得自己考得还不错,考完后一看,这里错一个那里错一个,成绩就已经不堪入目了。要总结问题也不是总结不出来,就是“粗心”了嘛。“我这道题其实是会的,就是粗心了而已。”“要是我当时注意到这个条件,这还能错?”“我的真实水平要比这个高,这次发挥得不行。”
且慢,先收起你的代入感,容我给你浇一盆冷水。无论你是否有这么想过,我都得告诉你,这是废物的表现。试想一下,假如你现在有985的水平,结果“粗心”了,高考因此考入一所普通211,几年过去,当你需要带着你的学历去求职、去面试的时候,你和HR高谈阔论:“我当初每次都能考985以上的分数,就是最后一次考试粗心了,所以我其实是985实力的。”
呵呵。在高考考场上犯低级错误已经够废物够丢人了,还要说这种话,那就是废物PLUS了。
所以如果你是善于总结的人,可能在这心里面就初步下了一个结论了。“学长我懂了,虽然你要求错题本上的题目要很有质量,但是为了减少粗心的错误,还是把因粗心而错的低质量的题目都整理上错题本吧。”
我的答案是:不必。
粗心的本质是:你没有对常规的陷阱形成条件反射,很多时候,你高看了自己:觉得自己会了,平时会做一点题,就是掌握了100%的知识点了,要我说,你还嫩得很。第一,人家出题老师出了一辈子题目,凭什么考虑问题会没有你周全?就像那个知名的段子所说:“你在做题的时候要想想出题老师想要什么。”“他想我死。”虽然是段子,但这确实一定程度反映了现实:这就是第二点:他不想让你对。毕竟高考都是限定了考试范围的,也就是所谓的考纲,在限定的考纲内,如何拉开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距?仅仅靠试题的难度?那会被骂的。你们是在高考,不是在搞竞赛。那就只能用在细节的地方设置陷阱、增加计算量、调整试题顺序考验心态等手段来实现拉开差距。
【促使你高三拼命学习的动力是啥】我想告诉你一件事:高考是一台精密的选拔人才的机器,请注意,高考只负责选拔人才,不负责筛选聪明人、甚至天才。所以就是分数定胜负,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手段,补课也好;刷题也好;哪怕各项加分也罢,你有多少分数,我就认为你有多少能力,你就配去什么样的学校,接触什么样的人。
所以这一方面我还得拿江苏省的高考模式来作个例子:
为什么江苏省高考是公认的最魔鬼的高考?请注意,不是最难的高考试卷,而是最难的高考。因为你只看见江苏省高考数学没有选择,压轴考的都是高数;只看见江苏省作文天马行空,阅读牛头马嘴;只看见江苏英语试卷长度甚至超过身高。你只看见江苏省的高考卷难到爆表,却没看到,江苏卷总分只有480,本一和本二的差距不过是寥寥20到30分,在全国卷,丢掉5分也许并不会那么决定最终的成败,但是在江苏卷,丢掉5分,基本意味着从985跌落211,从211跌落本一,以此类推。所以并非我用力过猛,而是我的经历告诉我,想在高考中获得更好的成绩,证明更多的实力,你需要的远远不止那些难题,你需要的更多是扎实的发挥。你可能要说你不会在江苏省参加高考,也许一点小小的失误对你而言不过如此,但你要知道,你的目标是清北、985/211,所以对于你而言,任何一个小错误都不值得我对你心生同情。所以别在这种低级错误上成为丢人PLUS,切记。
所以说了那么多,还是没有回答“备错本到底是个啥玩意”的问题。备错本就是应运而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首先,你其实是很能意识到所谓的“粗心”的错误的,考完试卷一发下来,看着红勾勾和红叉叉,稍作思考就能明白:“哦,我粗心了。”所以说喜欢对答案是学生的通性:
你看的人不一定做对了,但你要知道,正确答案是唯一的,错的答案、错的方式却可以五花八门,所以对一遍答案,你基本就能确定自己哪里是错误的,这效果和你批改完试卷之后再看到红勾勾红叉叉是八九不离十相近的。所以越是平时低级错误犯得厉害的同学,做题越快,考试越喜欢对答案,考试的心态也就越差,考试的自信就越有问题,考试的结果也就越不稳定——这是当然了,不是所有考试都有对答案的机会。所以自己不对一遍答案,心里就如同万蚁噬咬般焦虑而不自信。而这样的学生往往会成为废物PLUS,这其中的逻辑关系我想你也能能够独立思考明白了。
所以备错本就是用来记录这些错误的,它不需要面面俱到,不需要字字珠玑,只需要言简意赅,只需要能够勾起你关于犯了低级错误后拿到批改好的卷子时的后悔莫及即可。它是你临考前的最后一道防护网,是最后呐喊着“大翔守住”的守门员。考前翻阅,让它上面记录的画面如同幻灯片般闪过、飞过,让你的心里的那颗谦逊的心跳动得更为强烈:你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你犯过很多错误;你还很逊;你还不过如此而已。到目前为止,关于这套学习体系能够奏效的本质和原理都已初步介绍完毕。
接下来容我对主体为三套本子的学习体系为你进行一个总览。知识点输入是学习模式的永恒的起点,而形式就是通过老师传授的新课。那么新课的知识点都通过笔记本,进入了我们的知识储备体系。并且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用自己总结的内容替代书本,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记本,完成新课课后作业,实现知识点到解题的第一步实践。其中有价值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实现了常规题解题能力的二次积累以及补弱补差。粗心所犯的错误整理到备错本上,实现了失误率的初步降低。
以上便是整个学习体系的基础总览(请注意以上还只是基础)
其核心在于:每一天保证不留问题,走到高考之时,便一定可以触及你个人能力的第一层天花板(大部分人的第一层天花板在中流211左右),并且心态一定是极为自信的无敌之姿。
然而其进行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心态。
然而放心,在这一套学习方法中,心态问题已经在无形之中被解决了。
想要解释清楚这一点,得回到“尊重”的话题,你看这一套方法体系就是如此环环相扣互相印证。那么尊重什么呢?
尊重你自己的人性。如果你记性好的话,这个时候脑子里可能有这么一句话“你首先是人,不是超人。”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好的方法,和你清楚地知道的长期收益极高的事情,比如坚持背单词、健身、阅读、规律作息等……可是为什么这些事亲自去执行起来就如此困难呢?因为这类事情有一个通性——回报周期长、缺少短期正反馈。
这意味着你很多时候的努力因为不能引起质变而好似“石沉大海”。
你一口气背了20个英语单词——这并不能保证你下一次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
你一口气做了20组仰卧起坐——你明天也不能一下子多长出两块腹肌或马甲线
你一口气看了一本书——你也不能保证自己就能够在辩论场上引经据典
你其实知道,你其实懂:这些事情有意义,这些事情很好,我应该去做,我做了有收获,但是因为你看不到,你无法受到鼓舞,所以便很容易去放弃。而你在事后归结原因:我离成功差的是自律,是成为强者必备的自律。然而我要告诉你,以上所有的事情还有一点通性:当你长久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越发明显地感受到其中的愉悦与幸福。
所以催动大部分的强者每天坚持这些事情的最大动力并非自律,而是他们已经感受到的愉悦与幸福。
你和他们就差最开始的坚持那么一点点。就一点点。所以这个方法体系最厉害之处在于此,我并不要求你有很强的自律,有很强的自信或者有适合成为强者的心态。在我看来,除了抑郁和自闭,没有什么能阻挡你接受我这套体系而成为强者。
你觉得自己不够自律,也许无法坚持度过最开始接受新方法新体系新哲学的阵痛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