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冲的影像声色|真正的聪明人,都喜欢做这个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真正的聪明人 , 都喜欢做这个
事实不因为被忽视而消失 。
—— 赫胥黎
【周冲的影像声色|真正的聪明人,都喜欢做这个】从前和小伙伴们玩过一个游戏 , 我们叫它: 自相残杀 。
怎么玩的呢?
随便拎出一个论题 , 比如:我们应该对父母孝顺吗?
你的回答可以是肯定的 , 也可以是否定的 。 并且 , 给出丰沛的、缜密的理由 。
这一点都不难 , 不是吗?
但接下来 , 似乎就不太轻松了—— 你要站在你的对面 , 来反对你之前的观念 。
同样的 , 要言之有物 , 言之有理 , 不可胡搅蛮缠 。
如是再三 , 你就会发现 , 你卡在某个节点 , 无法继续了 。
因为 , 学识、经验与逻辑能力受限 , 几个回合后 , 我们就看到了自己的尽头 。
周冲的影像声色|真正的聪明人,都喜欢做这个
本文插图

再说下去 , 就是车轱辘话 , 在原地转来转去 , 虚飘飘地修饰和补充 , 无法自我突破 。 (当然得匹配阅读 , 大量信息支撑 , 源头活水不断来 , 才会让思考良性运转下去 。 否则一味瞎想 , 极容易让人变得雄辩而浮躁 , 甚至干脆厌恶起思辨来了 。 )
这种训练的好处是 , 分歧在哪 , 争议性到底在什么地方 , 更接近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 会逐渐明晰起来 。
并且 , 在争论的过程中 , 新的疑惑又被逼出来 。
比如 , 孝的边界是什么?
顺在何种场合可行 , 何种状况下不可行?
当自我的意愿与父母的意愿发生冲突 , 我们又该怎么办?
……
这些问题成了新的方向 , 让我们继续去发现 。
但 , 这个小孩子玩的游戏 , 大人们似乎都不太喜欢玩 。
因为累 。 真的 , 两具肉体的交缠是愉悦的 , 两个自我的交缠却会让你累得要死 。
不信 , 你试试!
之所以发明这个游戏 , 是因为确认偏误无处不在 。
这种思维的顽疾 , 像空气中的病菌一样无处不在 。
它让偏见横生 , 并自觉永远正确 , 永远正义 , 永远正能量 , 然后 , 在这种舒服的、执拗的认知中 , 一系列的错误相继发生 。
而“自相残杀” , 干掉自己心爱的理论 , 则是这种思维病菌的青霉素 , 疗治并不舒服 , 却有望让人恢复健康 。
确认偏误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 。
一种让你舒服的声音是: 周星驰是永远的喜剧之王 。
然后 , 我们会过滤掉与此相矛盾的信息 , 比如 , 取消关注发出不同声音的公众号和微博 , 搜寻相同态度的文章 , 转发褒扬他的报道 。
如此一来 , “周星驰是永远的喜剧之王”这一观点 , 便得到你的一再强化 , 最终对此笃信不疑 。
周冲的影像声色|真正的聪明人,都喜欢做这个
本文插图

互联网在今天 , 是逐渐个人化的东西 。
我们私人订制喜欢的信息 。
喜欢八赴的 , 收听娱乐频道和八赴公号;
喜欢爱情鸡汤的 , 关注一堆情感博主;
喜欢星座的 , 喜欢算命的 , 喜欢军事的 , 喜欢民生的 , 都会订制相应的信息来源 , 加入相关的论坛或社群 。
我们在一堆志同道合者的抱团中 , 使观念越来越一致化 。
更糟糕的是 , 而在这个过程中 , 和我们意见相反的 , 会被拉黑、屏蔽或取消关注 。
慢慢地 , 异议不再出现在眼前 。 最终 , 我们只能听到一种声音 , 只能看到一种态度 。
而在现实生活中 , 同样如此 。
张三是人渣 , 你可以找到佐证的一堆理由和证据 。
李四是圣人 , 你也可以找到许多信息 , 来证明它的成立 。
真正的事实可能相反 , 或者说 , 并非如此片面单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