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_社会|后疫情时代下“成长的烦恼”|人小“心大”,每个孩子都是“阳光”
编者按——
【新冠肺炎_社会|后疫情时代下“成长的烦恼”|人小“心大”,每个孩子都是“阳光”】每一个青少年在成长中 , 都会遇到烦恼和困扰 。如何跨过这些“难关” , 是“长大成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 , 这一代的学生们又将面临更多挑战 , 如何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 是学校、老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共同的课题 。东方网采访人员日前走进中小学校园 , 了解同学们当下的真实烦恼 , 也和心理教育专家探讨了“解忧之道”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东方网采访人员傅文婧11月14日报道: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的心理老师杨晨日前接待了两名找她谈心的同学 。在沟通过程中 , 杨老师得知 , 这两个孩子最近都在积极竞选队干部 , 而在准备竞选的过程中 , 他们不约而同地感到了焦虑 。
“他们跟我说 , ‘老师我这两天心情有点复杂 , 又是很期待觉得自己马上要选了 , 我觉得我准备挺充分的 , 这次应该能选上‘ 。但是他们又说还是会很紧张 , ‘万一选不上了怎么办?我准备了那么多……’”杨老师告诉两位同学 , 竞选过程中有这样的心理状态是很正常的 , 同时也借着这个契机 , 她以“我想赢 , 我也不怕输”为主题 , 对全校同学上了一期心理广播课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杨老师正在上心理广播课
不知从何时起 , 小学已经成为了人生竞赛的起跑线 。仿佛昨天还在幼儿园里欢笑 , 今天却要背负起父母的期望 , 从一年级就开始为高考蓄力冲刺 。都说现在的孩子不容易 , 小小年纪就要学这学那 , 除了父母灌输的一腔“鸡血” , 许多孩子也早早习惯了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重压之下产生焦虑是人之常情 , 这也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学校工作的重点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 , 校园、家庭的生活节奏都受到影响 , 对心智发育还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 , 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就格外需要关注 。
老师及时疏导 , 学生朋辈互助
在世外小学 , 除了有心理老师给学生上心理教育课 。学校还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和班上每一位学生谈心 。在轻松的情境下 , 老师和学生聊聊他们最近的生活、学习 ,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如果发现学生有一些负面情绪的话 , 就及时给予疏导 。世外小学大队辅导员胡雪缘老师告诉采访人员:“我们在此之前也对班主任都做了一个专业培训 。疫情复课以后的第一课我们就定了心理课 , 我去每个班级单独上课 , 一共上了20堂 。”课堂上孩子们的畅所欲言让胡老师有些惊讶 , 甚至还有孩子真情流露 , 忍不住哭了出来 。“可能触发到孩子的某个点了 , (情绪)在课上释放了出来 。”胡老师表示:“心理课帮我们排查出一些需要关心的孩子 , 班主任、心理老师、学校领导耐心疏导 , 及时与家长沟通 , 多方形成合力 , 帮助孩子疏导不良情绪 , 孩子很快便能调节好心理状况 , 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学校里的心理知识科普墙内容丰富
除了老师的及时疏导 , 在小学生这个年龄段 , 朋辈之间的互相关心或许更能捕捉到孩子们内心的敏感情绪 。“有的时候 , 尤其是到高年级的孩子 , 随着年龄增长 , 同伴对他们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杨老师向采访人员介绍 , 在调查中可以发现 ,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遇到负面情绪时最常选择的倾诉对象区别很大 , “低年级首先会跟爸爸妈妈说 , 到中年级就会跟老师说 , 到高年级几乎全部都是跟同学说 , 特别是四五年级的小朋友 , 还是更愿意对好朋友讲” 。对此 , 学校也在积极引导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例如 , 从二到五年级 , 每个班级都有一位同学担任心理小辅导员 , 通过自愿报名选拔 , 心理老师每个月会定期和所有的小辅导员进行沟通 , 进行一些简单培训 。这些孩子能够弥补老师可能忽略的“心灵角落” , 及时发现身边同学的情绪问题 , 并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排解 。“如果通过小辅导员的帮助 , 同学情绪平稳了 , 那么就到此为止 。如果发现同学反复出现情绪问题 , 那么就可以向班主任、向心理老师反馈 。”
推荐阅读
- 美国|美国特工处大量人员感染新冠病毒
- 11|四川德阳通报冷冻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运输司机核酸检测阴性
- 英国|英国首相约翰逊因接触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患者需自我隔离
- 全球|世卫组织:全球新冠确诊新增59万例,累计超5376万例
- 社会|2020企业社会责任排名揭晓 松下电器荣获多项殊荣
- 用友社会化用工研究院|经济发展趋于数字化,用友薪福社实力推动企业智慧化转型升级
- 中新网|研究:新冠病毒或自2019年9月已在意大利传播
- 中新网|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6亿元 同比增长4.3%
- 民政部|民政部依法关停第三批32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
- 光明网社会|江西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江西建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