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人|犍为有哪些“老八景”? 又来推荐“新八景”!


龙池春涨 圣泉漱玉
沉犀秋月 清溪渔唱
孝渡流芳 云亭晓烟
金粟秋芳 凤岭梧荫
——这是犍为县历史上曾经赫赫有名的“犍为八景” , 直到今天 , 每一个犍为人对它们都是津津乐道 , 如数家珍 。
龙池春涨
小飞人|犍为有哪些“老八景”? 又来推荐“新八景”!
本文插图

龙池春涨 王林富 王联生
“龙池春涨”是“犍为八景”之首 。 可就在我小时候 , 这方胜景也只有“龙池” , 不见“春涨”了 。 那时 , 池壕沟已经成为街道 , 岷江水早就不能流进城来 , 龙池中只剩死水微澜 。
小飞人|犍为有哪些“老八景”? 又来推荐“新八景”!
本文插图

曾经的“龙池春涨”是美不胜收的——龙池居于县城中央 。 岷江河水经北门沿池壕沟灌入 , 在西门四周过水闸入池 。 龙池呈哑铃形 , 北端有一宽广的方塘 , 南端有一横池 。 横池南方有水闸 。 池水经闸外水渠曲曲弯弯穿桐子林出南门 , 融入城外黄旗坝牛陂凼 。 像直通半壁城池的一条水龙 , 龙池之名大约由此而来 。 《犍为县志》说:池名因杨升庵(杨慎)与安磐等游犍时 , 有“泉头自古生龙角 , 池上于今有凤毛”之联而命名 。
小飞人|犍为有哪些“老八景”? 又来推荐“新八景”!
本文插图

龙池北端方塘内巍然屹立一组古建筑群 , 是乾隆时重建的龙池书院和蕊珠宫 , 四面环水 。 蕊珠宫是传说中读书人得道成仙栖身的地方 , 赭墙花窗 , 楼台亭榭 , 古香古色 , 东西各有一桥连接池坎 。 书院前有一大平台 , 旁立赭红雅古横匾一方 , 刻“龙池春涨”四个大字 , 是嘉庆年间犍为知县王梦庚所题 。 台前一汪碧水 , 水波不兴 , 清澈见底 , 游鱼可数 , 景色动人 。
夏秋时节 , 天高云淡 , 每逢晨昏日出日落 , 在书院门前平台左侧向东看:岷江东岸文峰山上九层高的文峰塔尖 , 倒映池中 , 但抬头仰望又不见塔 , 确是神工鬼斧的一道异景 , 故有“玉笔点丹池”之说 。 有清代举人秦拱北诗《玉笔点丹池》为证:
隔江古塔毛锥如 , 挥毫欲向空中书 。
峰峦远映何处觅 , 倒影惊走龙池鱼 。
把目光流放于“龙池春涨”的抒怀岁月中 , 习遍平平仄仄里的姹紫嫣红 , 在柔风细雨的涤荡中 , 又怎能躲得开清人张芑《龙池春涨》里的桃红点点 , 流歌一曲:
桃花密密柳阴疏 , 万斛银涛走碧渠 。
自是春波能润物 , 敢云膏雨解随车 。
洋洋直活西江鲋 , 浩浩应腾北海鱼 。
我欲临流歌一曲 , 苍莽烟水意何如 。
圣泉漱玉
小飞人|犍为有哪些“老八景”? 又来推荐“新八景”!
本文插图

圣泉漱玉王林富 王联生
不管岁月如何地起伏迷离 , 诗人们对美的眷顾始终显得那么情深意重 , 同时又不由自主地要借助于文字的抒写来寄托自己不老的灵魂 , 换得活鲜鲜的文字绽放成经久不衰的芳香 。
泠泠漱玉泉 , 入手清可掬 。
常怀廉让名 , 一唱沧浪曲 。
——清?张芑《圣泉漱玉》
张芑的四句诗把“圣泉漱玉”的胜景描摹得有声有韵 , 文字深处蕴含着无穷喜爱之情 。 每次吟之 , 便觉耳旁泠泠作响如翠玉轻击 , 心中丝丝凉意袅袅升起 , 唇齿间缕缕甘甜回味无穷 。 好像 , 每一个毛孔都通透起来 , 整个人也神清气爽 。
“圣泉漱玉”指翠屏山麓邵子祠(安乐窝)旁的一眼山泉 。 其泉清纯如玉 , 冬暖夏凉 , 甘甜可口 , 呼为圣泉 , 堪称“沧浪之水” 。 《孟子》曾以沧浪之水的清澈喻为官清白廉洁 。 为官一方的嘉定知州张芑当然要写诗称赞其治下的犍为“圣泉漱玉” , 轻吟沧浪之曲 , 以表心迹 。
而“圣泉漱玉”成为“犍为八景”之一 , 还与邵伯温及安乐窝有极大联系关系 。 邵伯温 , 宋代洛阳人 , 闻名理学家邵雍之子 。 邵雍临终嘱咐伯温 , 举家迁蜀以避时乱 。 邵伯温一家入蜀后 , 先居犍为子云山 , 后筑庐于犍为翠屏山麓 , 沿用洛阳住宅旧名 , 取名安乐窝 。 犍为安乐窝三面环山 , 松涛阵阵 , 修竹蓊郁 , 是绝佳的风水宝地 。 宅旁一道清泉漱洗山石 , 泠泠而下 , 出山谷流向县城 。 邵伯温之所以在此筑宅建屋 , 天然源于这里宜人的环境和这一眼清澈的泉水 。 邵伯温后来终老犍为 , 葬于红花冲 , 被尊称为邵夫子 。 为了纪念他 , 明嘉靖年间在安乐窝修建邵公祠 , 清乾隆年间重修 , 改建邵子祠 。 所以 , “圣泉漱玉”之景 , 实际上包括了漱玉泉、安乐窝和邵公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