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文化|太极,中华文化之根 世界哲学之源( 二 )


阴阳是太极哲学的第三个关键词 , 其原意是阳光的向背 , 向日为阳 , 背日为阴 。 引申开来 , 天为阳 , 地为阴 , 物体的正面、前面称阳 , 背面、后面称阴 , 雄为阳 , 雌为阴 , 男为阳 , 女为阴 , 父为阳 , 母为阴 , 等等 。 当中国古代思想家引入阴阳范畴看待宇宙万物的生成与运动时 , 阴阳实为事物的一体之两面 , 二面各有特性 , 各有妙用 , 在交合互感中 , 彼此和谐相处 , 相互依存 , 浑圆一体 , 世界也因此而氤氲出万物万象的勃勃生机 。 反之 , 阴阳失调将会把世界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 。
所谓八卦是“远古中国的一套象征性符号,由三条长画或断画组成的八种图式 。 ”在文字出现前 , 人们用符号来演绎阴阳 , 八卦符号成为阴阳的代词 。 它用实线段“——”代表阳 , 用虚线段“— —”代表阴 , 三根线段重叠成八卦 。 不同的阴阳组合 , 代表着不同的哲理含义——用四对辨证矛盾来解释世界 。
五行学说是太极哲学中又一种以对立统一与发展变化为核心的物质观 。 它认为大自然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所构成 , 五种要素相生相克衍生出宇宙万物的运动和变化 。
以上四个关键词中 , 最核心的词是阴阳 。 这四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无极生太极 , 太极含阴阳 , 阴阳演绎出八卦五行 , 彼此环环相扣 , 完整的、系统的展现了中国的哲学体系 。
仔细研究 , 我们不难发现 , 一个看似简单的太极图却蕴藏着高深的哲学理论:
宇宙一统的一元论:契合无间的圆形太极图表明宇宙的原初是浑圆一体 。 世界万物起始于“一” 。 往繁衍上讲 , 一可生万物;从湮灭上讲 , 万物又可回归至“一” 。 现代宇宙学中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 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又回归于这个“奇点”就是最好的说明 。
一分为二的二元论:太极图以s曲线将太极圆一分为二 , 并用阴阳来表示 , 揭秘了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元素组成 , 这两个元素便是哲学中最基本的元素——矛、盾 。
包孕万物的变化论:世界万物都处在变化中 , 太极图变化无穷 , 至大无边、至小无内 , 揭秘了这一变化规律 。
太极文化|太极,中华文化之根 世界哲学之源
本文插图

生生不息的运动观: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双鱼追逐的图形 , 昭示着宇宙万物都处于永恒运动之中 。
黑白鱼眼阴阳帅印的核心论:太极图用黑白鱼眼 , 表示对立面双方各有各的核心 , 即“帅眼” , 以此表明任何事物的运动都围绕着自己的核心 。 如地球围绕太阳系的核心太阳转一样 。
对立共存的矛盾同一律:太极图中黑白阴阳共容于一个圆圈内 , 或生(同在)、或灭(同不在) , 揭秘了矛盾同一律 。 这一规律告诉我们 , 只有包容才能共存 。
圆满周全的人生理想 :太极图外形为一个标准圆圈 。 在作图时我们知道 , 要圆满就必须周全 。 所以 , 我们以周全圆满来形容人生的理想追求 。
均衡对称的和谐理念:太极图哲理中 , 一个伟大的贡献就是阴阳平衡的和谐理念 。 它以大小相等、对称的两条阴阳鱼 , 揭秘了在对立中追求阴阳平衡、和谐的鲜明目的 。 阴阳平衡还揭示了科学上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平衡原理:如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力平衡、动态平衡、生态平衡等 。
太极哲学作为一种高屋建瓴的宇宙观 , 它已深刻地影响着中华哲学与文化的发展走向 。 千百年来 , 中华各种哲学、文化派别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 其中传承的纽带正是太极文化对世界的理解与认识 。 如易学、儒学、道学、诸子学、中医学、武术、风水堪舆等 , 都体现了在对立统一中谋求圆融和谐的太极世界观 。 如公元前3000年前的《周易》认为“无平不陂 , 无往不复” , “终则有始 , 天行也” , “曲成万物而不遗” , 这三个论断表明《周易》认为物质世界是有形态的 , 是运动的 , 其运动轨迹为圆周 。 这种圆周形状与运动轨迹实际上与太极、八卦的形状与运动轨迹是一致的;公元前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诸子百家思想虽各有差异 , 但大都与太极哲学所揭示的哲理暗暗相通 , 如儒家尚仁贵和 , 道家道法自然 , 追求自由和谐;墨家主张兼爱与非攻;名家“至大无外 , 至小无内” , “物方生死”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