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哈士奇|“独身式恋爱”,真的是年轻人更自私了吗?( 三 )
更让人揪心的是 , 被长期规训的女性会不自觉地内化伤害 , 还会合理化自身的弱势处境 。 在《看不见的女人:家庭事务社会学》的“社会化与自我概念”一节中 , 英国学者安·奥克利援引美国社会学家露丝·哈特利研究 , 指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 , 不断被教导要交出自身的主体性 , 要摆正女性这一从属性的性别角色 。
从“你要温柔”到“找个好男人才是正道” , 从“性欲是不洁的” , 到“你要压制欲望” , 这些规训的话语看上去是主观上制定的 , 但在漫长的教养过程中 , 它们逐渐内化为女性自觉遵守的外部义务 。
母亲倾向于对小女孩的外表“大惊小怪” , 并且会夸大她的锦绣——“你真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 。 ”(通过口头赞赏的程序来让女性意识到美貌的重要性)在儿童时期 , 女孩实际上也介入了成人的家务流动——去匡助妈妈洗碗、收拾整顿床铺或摆放餐桌等(通过从小介入家务劳动 , 来内化女性的母职角色)
因此 , 当一些媒体文章冠冕堂皇地用“奥赛罗杀妻自毁”的例子 , 来论证“占有欲、排他性”是爱情的基本特性时 , 恰是用前现代浪漫之爱的叙事来掩盖以爱之名的谋杀 。 例如:
过去 , 我们以为占有欲、排他性是爱情的基本属性 , 嫉妒感是爱情的自然衍生品 , 由于人类的文明史一再印证了这个观念 。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中 , 奥赛罗误以为妻子爱上了别的男人 , 在痛苦和妒忌中 , 他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 随后自刎 。 爱情里强烈的独有欲使人善妒、狂暴 , 让恋爱关系成为一个闭环 , 容不下其他人 。 —— 新周刊《独身式恋爱 , 可能正在终结爱情》
━━━━━
03
“独身式恋爱”或许不是最佳答案
但它反映的绝不仅仅是功利与算计
在此类文章的结尾 , 作者通常会援引一众明星学者的金句 , 再次抨击“独身式恋爱”的功利与算计 , 并以为这种新型恋爱模式正在让年轻人变得麻痹与冷漠 , 呼吁大家要重拾“为爱痛苦、为爱承受的能力” 。
只不过 , 独身式恋爱真的是这么回事吗?
首先 ,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 , 独身式恋爱并不是体会爱情真谛的最佳解决方案 。 它与近年来弥散在社会文化中的”低欲望“、”佛系“一起 , 形成一幅自由而迷失的都市景观 。
但就现实生活来说 , 独身式恋爱并非是都市年轻人的主动选择 , 许多时候 , 它更像是一种被迫应对 。 在996遍地走的今天 , 年轻人的个人时间早就被工作时间大量蚕食 , 生存压力也逐渐加大 , 这就导致全情投入的恋爱必然遭遇客观层面的阻碍 。 另一方面 , 当爱情从神圣走入日常 , 当性与关系日益松绑 , 人们体验感情的方式变得自由多元 , 但对于什么是爱情的体认 , 也变得恍惚游离 。
同时 , 独身式恋爱实在隐藏了当代年轻人对传统不乱亲密关系的失望:不想要“捆绑式的爱情关系” , 不单是想要追求感官的快乐与刺激 , 更是不想再为婚姻与家庭的虚假神话买单;不再夸大“单方面的承诺与付出” , 不仅是为了规避风险 , 而是由于爱情本该是两人的劳作 , 但在许多时候却变成一人的付出 。
最后 , 独身式恋爱并不会让爱情真的终结 。 这是因为 , 只要人类存在 , 爱情就不会终结 , 只可能流变 。 当然 , 爱情也从来不是金句式的浪漫神话 , 它需要不断与我们身处的时代相互博弈 , 相互调和 。 正如阿兰·巴迪欧所说的 , “爱情是最小规模的共产主义” , 但实现它的方式道阻且长 , 既需要更为同等的制度性基础 , 也需要爱情双方的共同劳作 。
【夺命哈士奇|“独身式恋爱”,真的是年轻人更自私了吗?】值班编纂 康嘻嘻 花木南
推荐阅读
- 夺命哈士奇|肖战壁纸: 你是我所有奼女情怀的心之所向, 你是我最夸姣的信奉
- 夺命哈士奇|曾靠古装扮相一炮而红的她, 与黄晓明相恋4年分手, 如今身价上亿
- 夺命哈士奇|陈赫“惨到妈妈看了都会哭”形容《哈哈哈哈哈》, 期待感爆棚啊
- 夺命哈士奇|蔡徐坤无滤镜下如同加长腿殊效,看他坐的位置,就知他时尚圈地位
- 夺命哈士奇|21岁赵露思获文荣奖最佳女主角,陈芊芊再获认可,网友:未来可期
- 夺命哈士奇|最难题时被范冰冰帮了他,后来范冰冰难题,他回报了吗?
- 夺命哈士奇|央视综艺来袭, 易烊千玺、王俊凯、李宇春纷纷加盟, 你期待吗?
- 南海发布|佛山已有97人死亡!提醒家人!千万别踏入“夺命盲区”
- 夺命哈士奇|赵露思发文表白肖战, 随后又秒删, 网友们炸开了锅
- 夺命哈士奇|李成儒回应被陈凯歌怼, 还实话实说杨志刚, 以及尔冬升和郭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