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让无数商家头疼的“二选一”,国家出文件了!
近两年 , 平台“二选一”现象高发 , 并已从电商领域 , 扩展到外卖、快递等领域 。
在此背景下 , 11月10日 , 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 , 为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 , 引导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 , 促进线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 ,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本文插图
开展反垄断监管坚持五项原则
据市场监管总局官网 , 此次《意见稿》共计六章、二十四条内容 。 《意见稿》明确 , 对平台经济领域开展反垄断监管坚持五项原则 , 包括:营造公平竞争秩序 , 加强科学有效监管 ,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维护各方合法利益 。
平台经济领域垄断协议主要是指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 协议、决定可以是书面、口头等形式 。 其他协同行为是指经营者虽未明确订立协议或者决定 , 但实质上存在协调一致的行为 。
根据《意见稿》 ,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 结合平台经济的特点 , 可以具体考虑以下因素:经营者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竞争状况;经营者控制市场的能力;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等 。
《意见稿》还提到 ,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 , 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无正当理由对交易相对人进行限定交易 , 排除、限制市场竞争 。 分析是否构成限定交易行为 , 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一)要求交易相对人在竞争性平台间进行“二选一”或者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行为;
(二)限定交易相对人与其进行独家交易;
(三)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四)限定交易相对人不得与特定经营者进行交易 。
上述限定可能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实现 , 也可能通过电话、口头方式与交易相对人商定的方式实现 , 还可能通过平台规则、数据、算法、技术等方面的实际设置限制或者障碍的方式实现 。
分析是否构成限定交易 , 可重点考虑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平台经营者通过搜索降权、流量限制、技术障碍、扣取保证金等惩罚性措施实施的限制 , 因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产生直接损害 , 一般可认定构成限定交易行为 。 二是平台经营者通过补贴、折扣、优惠、流量资源支持等激励性方式实施的限制 , 可能对平台内经营者、消费者利益和社会整体福利具有一定积极效果 , 但如果对市场竞争产生明显的排除、限制影响 , 也可能被认定构成限定交易行为 。
此前召集主要互联网平台企业开会
据南方都市报此前报道 , 11月6日 , 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 , 邀请京东、美团、阿里巴巴、字节跳动、滴滴、快手、拼多多等27家主要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
市场监管总局在当时的会议上透露 , 近日已公布了《经营者集中审查暂行规定》《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 , 接下来还将制定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关于平台经济行业的反垄断指南》等一批规范线上经济发展的制度措施 。
10月20日 , 市场监管总局已就《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 其中也提到“二选一”的问题 , 称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不得滥用优势地位干涉平台内经营者的自主经营 。 具体包括 , 平台不得通过不合理的搜索降权、下架商品、限制经营、屏蔽店铺、提高服务收费等手段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接受独家经营 。
推荐阅读
- 新浪VR科技|工业软件研究: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3,223.5亿元(可下载)
- 市场|券商策略:把握业绩确定性 继续看好高端制造和可选消费
- 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强监管,银行是受益者吗?
- 中国市场|各电商成交逾7000亿 双11又让世界"惊掉下巴"
- 51社保|官宣!税务总局明确灵活用工收入为经营所得!附解读
- 全景财经|汪涵直播退货近80%!更有网红直播100%退货,监管出手
- 经济日报|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面临新一轮洗牌
- 伊利|伊利双11销量夺冠,连续强势领跑,提前锁定2020年乳品市场第一?
- 头条近期图文|4+7扩围到期,市场新变化
- 追剧小能手|问题银行“重生”记:包商银行市场化重组“一拆二”,二级资本债全额减记再度见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