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物|访谈作家洪绍乾(笔若):下弦月的七分染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访谈作家洪绍乾(笔若):下弦月的七分染
文化人物|访谈作家洪绍乾(笔若):下弦月的七分染
本文插图

“写作是什么?作家何以担待头衔、写手用什么告诉自己坚持下去?”这些问题在我这里久而久之就成了疑惑 , 解不开的谜 。 偶然一次机遇 , 我在朋友毛健秋的引荐下进入了笔若诗歌网 , 于是认识了作家洪绍乾 , 他就是笔若 。
文化人物|访谈作家洪绍乾(笔若):下弦月的七分染
本文插图

笔若 , 原名 洪绍乾 , 他是中国90后作家、诗人 。 中国好品牌影响力艺术青年形象大使、大爱萤火公益形象大使 。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诗歌学会编辑部副主任 , 2008年开始创作 , 先后出版书籍《脚趾上的下弦月》《女人和果实》《梦见灯塔和雪山》等多部作品 , 书籍曾被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 。 发行过音乐专辑《诗人与歌》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贵州省90后作家排行榜首榜人物、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人物之一 , 曾获得“中国90后金笔作家奖” 。 先后登上共青团贵州省委主办的《青年时代》杂志封面人物等 。
我开始对他的印象是“有执行力、领导能力特别强 。 ”经常看他手下的笔若诗歌网总编辑陈老师在群里发言 , 感觉这个作为领导的这个大男孩不简单;我单独给他留言 , 大致内容是:关于写作、希望交流 , 相互切磋 , 您什么时候有时间呢?经过多次的预约 , 终于在昨天晚上实现了这次交流 。
【文化人物|访谈作家洪绍乾(笔若):下弦月的七分染】文化人物|访谈作家洪绍乾(笔若):下弦月的七分染
本文插图

说到这里 , 多数人可能有疑问“你已经写作很久 , 难道还要去请教高人不成?”写和作拆开来说:写最好的路途 , 作无法预知和到达的终点!在交谈中笔若提起:“从开始写作到目前来说 , 对他最大的收获是习惯、专注、行为;转为思维、层次、人生 。 ”几个词不难理解 , 但却很少人做到 , 换而言之“无法实现 。 ”在我们的生活中 , 每天做一件小事 , 也许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职场工作的白领、努力拼搏的年轻人、忙于事业的上班族 , 都会不约而同的做一件事 , 就是制定计划表、最终的目的也只有一个 , 年终跟家里人或者约上三五个朋友 , 进行一场畅快、舒服的旅行 。 当然、也有很多实干家 , 他们往往不出手 , 一旦想做什么事了 , 就是无法预知的场面;可能会令人感到壮阔、震撼 , 甚至叹为观止!这种比例叫做“人生” 。 前者一直待在空间里思考 , 后者则提升格局、实现自我价值 。
笔若将写作分为四种颜色 , 分别是:黑、白、红、绿 。 代表“黑暗、文化、希望、干净、纯洁 。 ”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定义 , 他说:“在我们看不见的底层 , 有很多被锁在边缘的人 。 这些人并不是生来就是黑色 , 他们拥有一样的文化 , 只是被压制住了 , 就好像只有蝴蝶才能破茧成蝶 。 而干净和纯净是对希望唯一的向往 , 像是太阳每天照常升起一样 。 ”世人决定不了命运左右 , 但我们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
文化人物|访谈作家洪绍乾(笔若):下弦月的七分染
本文插图

我又问他:“如果不再写作 , 准备做什么?”他说“书法、国学、传播文化 。 ”他认为书法是一种技能 , 写作是一种思想 。 不得不承认 , 在国学以及传播文化这一方面 , 我与他的观点是一致的;中国的历史一直备受世界瞩目 , 华夏的文明是代代相传、学之不尽 , 用之不能的瑰宝 。 历年来 , 唐诗宋词被作曲成调的传唱 。 到现在虽然是商业化偏多 , 但仍有保留古迹的城市 , 游客慕名而去 , 只为听那时发生的故事 , 真也好、假也罢 , 无巧不成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