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单车|新一轮"彩虹大战"袭来 共享电单车可别走了老路( 二 )
乱停乱放等问题重现,管理政策趋紧
就在相关企业持续加码共享电单车投放的同时,一些共享单车时代曾经出现的“老问题”又在一些地方出现 。
10月上旬,南昌市民柳芳在去上班的路上发现,在一些非机动车道上,横七竖八地摆着不少共享电单车 。原本拥挤的上班路,被这些随意停放的共享电单车挤得更窄了 。而这类情况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很久都没人清理 。这不禁让她联想起,前几年的共享单车也出现过类似情况 。
人民出行研究院院长盖金东认为,共享电动车从业企业可以发挥更多科技力量,实现共享电动车的有序停放管理 。人民出行是金台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共享出行平台,目前已在全国百余城市落地运营 。
盖金东表示,城市居民对共享电单车的需求要解决,但也要统筹考虑城建规划布局等问题 。作为企业,要合法合规取得准入资格,执行“一车一证一牌”的规定,根据人口分布和城市特点划定运营区域以及投放数量 。在停放管理方面,可以借助GPS和北斗定位系统,发挥电子围栏作用,实现有序停放,引导安全出行 。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对共享电单车的运营管理政策也有收紧的趋势,甚至被叫停 。
早些时候,广东省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发文要求4家共享电动单车企业限期收回已投放的共享电单车,逾期未回收的将予以清理 。此前,广东省内的中山、东莞、佛山等多地也出台了相似的政策,要求清退共享电单车 。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运营企业在未取得相关许可的情况下,就在一些城市大范围投放共享电单车 。今年4月以来,南宁交警部门就对乱停放、无号牌的共享电单车开展了多次清理整治 。8月,东莞城管部门也约谈了4家未经许可投放车辆的企业,要求企业限期清退 。
张彬(化名)是某共享电单车企业的运营管理人员 。根据他们的调研,很多城市对共享电单车都有不小需求,但当地不同管理部门对此往往有不同的态度 。例如,有些地方的交通部门考虑到可以分担公共交通压力,就给共享电单车“开绿灯”,而交警或城管部门则可能因交通事故隐患、停放管理、电池安全等顾虑,而“亮起红灯” 。
“总量控制”下,将迎来一轮洗牌?
在不同城市,管理部门与运营企业的博弈形成了不同的监管策略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明确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单车,中小城市则采取“总量控制”思路,在投放配额和运营管理上作出相应规定 。例如,浙江针对电单车出台了专门的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共享电单车的投放范围、数量和相关管理要求;江苏南通采用“特许经营”的管理模式,设立准入门槛 。
刘群比较赞同“总量控制”的管理思路 。“期望这个行业能吸取共享单车前期发展碰到的一些教训,投放要考虑到城市的容纳量 。”据他介绍,公司已建立一套模型,根据各城市的GDP、人口分布、单位人口密度、出行距离等因素计算共享电单车的投放数量 。
在刘群看来,相比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虽然单位成本更高,但盈利能力更好,所以入场竞争的企业也更多,但“这么多玩家在同一个行业中的情况并不会持续很久” 。他判断,共享电单车行业将迎来一轮洗牌进程,与前两年共享单车的洗牌过程相比,区别在于“会来得慢一些” 。
上述青桔单车负责人也表示,资本市场和用户对共享两轮产品的认知跟几年前不一样了,不能完全依靠投放和低价抢占市场 。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具体的管理办法,且多为总量控制、动态调控、实时联动、期限考评 。
盖金东也注意到,不同城市制定了不同的调控政策,并设置了准入门槛,对商家共享单车投放量和投放方式作出审批 。作为从业者,他也很期待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
在他看来,电动车“新国标”施行以来,很多地方给电动车上路设置了1-3年的过渡期,预计到明年年底过渡期就要结束,届时共享电单车的运营、管理也将有更为一致的规范 。
推荐阅读
- |【聚焦能源谷】机场轨交引航 共享临港经济腾飞
- 经济日报|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面临新一轮洗牌
- 明星潮流|张近东: 增强科技立异意识, 抢抓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
- 创投|观察眼丨引幼鲸入海:高交会背后的深圳新一轮创投布局
- 新华社|“双11”行至第12年:让“中国的市场”成为“共享的市场”
- 人民日报|给“共享用工”立规矩:劳动关系怎么定?权益咋保障?
- 徐来|区块链江湖:11.10“老鸭头”形态延伸,比特币或将迎新一轮涨势?
- 中国青年报|新一轮“彩虹大战”袭来 共享电单车可别走了老路
- |川藏铁路建设迎利好②:或带动新一轮基建潮
- 第一财经|多举措护航精选层新一轮发行,市场能否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