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穿寻千年的江南气韵|电讯特稿·问道苏州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穿寻千年的江南气韵|电讯特稿·问道苏州
白发苏州的历史文脉 , 不单在史料和博物馆里陈列着 , 更是以一种自然的、民间的方式 , 散布在古城的每个角落
首发: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周刊
本报采访人员:刘亢、蒋芳
编辑: 黄海波
“人人都说江南好” , 江南是诗人笔下最美的意象 , 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符号 。 锦绣江南 , 苏州尤最 。
从宋代碑刻《平江图》 , 到游戏中的江南百景图 , 从大数据梳理标签勾勒印象 , 到重归江南文化核心的规划蓝图……2500余年时空流转、岁月雕琢 , 留下一张张看似不同却又相通的“姑苏繁华图” , 拓展了人们对诗意栖居的想象空间 , 成为“人间天堂”的现实版本 。
生活即审美 , 文化即生活 。
白发苏州的历史文脉 , 不单在史料和博物馆里陈列着 , 更是以一种自然的、民间的方式 , 散布在古城的每个角落 , “活”在苏州市民的日常里 。 这座城因此有了最江南的情调、最中国的气韵 。
新华每日电讯|穿寻千年的江南气韵|电讯特稿·问道苏州
本文插图

5月19日 , 几名汉服爱好者在周庄小桥上展示汉服 。 本报采访人员杨磊摄
一座活着的记忆宫殿
许多城市急于翻新 , 少了一份个性的旧 , 却新的如出一辙 , 姑苏跨越千年不失本色
一座城市的地标 , 往往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气质 。
苏州的中心在哪里?从制高点来看 , 在金鸡湖畔 。 高450米的九龙仓苏州国际金融中心与高301.8米的东方之门隔湖相望 , 开启了苏州高楼迭起、日新月异的现代空间 。 但如果将时间尺度拉长到2500年 , 这座城市的核心仍在阊门 。
公元前514年 , 伍子胥受吴王阖闾之命筑城 , 开设水陆城门各8座 , 其中阊门巍峨雄伟 , 成为苏州的重要标志 。 春秋时期 , 它是吴国西破强楚而成就霸业的政治象征;汉魏六朝直至盛唐 , 它是城市地标和东南大都会的象征;到了明清 , 阊门一跃成为曹雪芹笔下“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新华每日电讯|穿寻千年的江南气韵|电讯特稿·问道苏州】至今 , 行走在阊门一带 , 就能从吴越春秋 , 穿越到明清 , 再到民国现代 。 千年历史交融于此 , 一石一瓦 , 都留下时间细密的针脚 。
苏州城门很有特点 , 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就说过“北看长城 , 南看盘门”;苏州人对城门也很有感情 , 东方之门因外形酷似“大秋裤”曾引发了巨大争议 , 但仅分析设计理念 , 这座双塔连体的“门”形建筑不失为一种致敬 , 同时寓意了要开启一扇让世界了解苏州、了解中国、了解东方的新大门 。
对“门”的感情 , 折射苏州对待历史的态度;理解这座城市 , 则不能错过《平江图》 。
一般游人很容易匆匆略过南门附近的苏州文庙 。 苏州是中国古代科举史上功名最盛、成绩最优的城市 , 范仲淹在此首创苏州府学 , “庙学合一”的办学方式开全国文庙风气之先 , 苏州也成了“状元之乡” 。
对于建筑规划学研究者来说 , 苏州文庙还有另一层意义 , 珍藏其中的四块宋代碑刻中有一块《平江图》碑 , 地理学家陈正祥在《中国地图学史》中称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都市地图 , 是中国城市地图的祖本 。
碑面描绘了阊门、盘门、葑门、娄门、齐门5个城门;20多条河流、300多座桥梁;以及茶场、盐仓、酒库、米行、丝行、果子行、金银行、药市、绣坊、石匠铺、乐鼓铺等跃然图中……
对比现在的姑苏城 , 不仅“水陆并行 , 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完好 , 重要历史古迹和文化遗迹大多保留下来 , 许多街、巷、桥、坊的名称沿用至今 。
“不看《平江图》 , 不识苏州城 。 ”苏州市委常委、姑苏区区委书记黄爱军说 。 据统计 , 苏州古城核心区14.2平方公里中约80%的面积是世界遗产区 , 其中有各级文物点2000多个 。 苏州既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 也是由住建部确认的全国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