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从万元降至700元,别担心厂家利益受损

心脏支架“断崖式降价” , 未必会影响厂家的利润——他们原来卖得贵 , 有个重要因素是销售渠道成本太高 , 这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寻租成本 。 如今带量采购能挤掉这笔成本 。心脏支架从万元降至700元,别担心厂家利益受损
▲ 资料图 。最近 , 一则“1.3万元的心脏支架降至700元”的消息冲上热搜 , 引发广泛关注 。据报道 , 11月5日 , 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举行 。 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中 , 心脏血管支架大降价——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 。与2019年相比 , 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93% , 按意向采购量计算 , 预计节约109亿元 。原售价为何这么贵?带量采购得以实行 , 首先是因为量够了 。心脏支架是给心血管病人用的 , 有关报告显示 ,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3.3亿;从2009年到2019年 , 中国冠心病手术量从23万例发展到超过100万例 , 年增长速度在10%-20%之间 。 以每台手术支架使用量约1.5枚计算 , 我国一年要用掉150万个心脏支架 。然而 , 长久以来 , 心脏支架的价格一直是患者的一个“心病”——国产品牌价格中位数在14000元左右 , 进口品牌价格在11400~23300元之间 。与其他国家比起来 , 这个价格并不便宜 。 虽然售价很贵 , 但实际上 , 商家的出厂价在2000多元 , 并不是很高 。那么 , 售价为什么这么贵呢?原因在于销售渠道成本太高 。心脏支架的辨识 , 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 。 在现实中 , 很多病人并没有能力去辨识 , 因此只能靠医生去选 。 这样一来 , 医生便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企业在生产出产品后 , 交由代理商去包销 , 代理商自然会想办法影响部分医生的选择 。 整个过程缺乏相应监管 , 其中的寻租空间可想而知 。 长此以往 , 行业内相继效仿 , 销售环节所需费用逐步上涨 , 售价也自然会变高 。虚高的售价 , 消耗掉大量的医保费用 , 也抬高了民众的医疗支出 。官方数据显示 , 中国医用耗材市场规模3200亿元 , 其中高值医用耗材1500亿元 。 而冠脉支架的总费用就达150亿元左右 , 占到全国高值医用耗材总费用的十分之一 , 占到医用耗材的20分之一 。量又大 , 又贵 , 生产企业也很多 , 自然是带量采购首先开刀的对象 。 因此 , 心脏支架成为国家首个高值医用耗材领域集采品种 。医疗行业的本质是信息服务业此次带量采购所带来好处显而易见 。首先 , 这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 。 医疗行业 , 特别是检查、诊疗部分 , 本质是信息服务业 。 B超、CT检查、血液检测本质上都是在发现信息 。 诊断、选择治疗方案 , 则是在检查所得的信息基础上 , 给出信息——治疗方案 。医疗行业是始终处于技术前沿 , 且具有高度专业性的行业 , 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 。 在专业方面 , 医生显然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 。这种不对称滋生了寻租空间 。 在病情的发掘、诊疗方案的选择中 , 部分医生有可能会因为个人利益 , 而去选择一些患者本不必要 , 或者并非最佳选择的治疗方案 , 这必然伤害患者利益 。心脏支架从万元降至700元,别担心厂家利益受损
▲ 资料图 。媒体此前就有报道 , 有医生为了个人利益 , 给患者安装不必要的支架 。 所以 , 对病人而言 , 带量采购减少了中间环节 , 避免了医生因为个人利益 , 安装不必要的支架 。其次 , 这让确有必要的治疗更容易得到治疗 。 中国患者对心脏支架的实际需求量远比150万大 。数据显示 , 欧美国家的冠心病发病率和中国差不多 , 但每百万人口支架的使用数量 , 欧美国家大概在3500个 , 中国才600个 。 目前 , 在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 , 只有10%用上了冠脉支架 , 而欧美国家 , 使用比例达到了99% 。 所以 , 降低价格 , 不但能减轻医保支出负担 , 也能让更多的人得到治疗 。很多人担心价格降低会影响到质量以及厂家的创新 。 事实上 , 心脏支架是成熟产品 , 技术上比较容易监管 , 其生产有成熟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 通过回溯等方式 , 找到责任人也不难 。 所以 , 保障质量并不难 。那这是否会影响到创新呢?也不会 。 商家的创新源于利润 , 但带量采购后 , 厂家利润未必降低 。带量采购虽会降低单个产品价格 , 但量增加了 , 可以薄利多销 。 之前的出厂价在2000元左右 , 降到700 , 降低了70%左右 。 但若使用率达到欧美的水平 , 市场总量会扩大6倍 , 总利润反而会上升 , 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投入研发 。再者 , 客观而言 , 在药物、医疗器械的开放上 , 中国厂家原创不多 。 在技术上 , 大多数企业的研发投入并不多 , 中长期来看 , 不必担心价格降低影响到厂家的原创研发能力 。而且 , 之前企业比拼的是销售渠道和费用空间 , 现在 , 会转向成本竞争 , 成本竞争更考验技术水平 。 带量采购还会促进行业集中度的提高 , 行业重组 , 优胜劣汰 , 也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水平 。当然 , 带量采购也有仍需攻克的难题——心脏支架虽是成熟产品 , 不同品牌的心脏支架在临床使用中70%到80%可相互替代 , 但在直径与长度等规格上仍有不可替代的情况 , 这部分现在的带量采购无法覆盖 。在此之外 , 医疗领域始终存在信息不对称 , 当部分医生利益被伤害后 , 哪怕这种利益未必那么合规 , 那他们也可能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软抵制 。现实中 , 一台冠脉支架手术 , 需要多名医护人员配合完成 , 他们穿着沉重的铅衣 , 在X射线环境下进行手术 。 而完成这样一台手术 , 医生的手术费用其实并不高 。知识的价值应该得到体现 , 医生的手术费用应该上升 , 且是大幅度提升 。 正因如此 , 国家医保局也表示 , 将引导医疗机构对心脏外科医生的绩效考核进行适当倾斜 。 那么 , 应当如何倾斜?这或许是接下来要在公共舆论场中讨论的问题 。作者:刘远举(专栏作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