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日报|均价700元的冠脉支架能否用得上、用得好?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均价700元的冠脉支架能否用得上、用得好?
本文插图
新华社发新华社采访人员 屈婷
均价从1.3万元跌到700元——首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冠脉支架在天津开出令人震撼的“地板价” 。 与2019年相比 , 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达93% 。
由于此次采购的冠脉支架数量占全年需求量的八成 , 人们不禁担心 , 便宜能有好货吗?均价700元的冠脉支架能用得上、用得好吗?采访人员为此采访了医保人士及业内专家 。
为何价格能降那么多?
采访人员了解到 , 此次国家集采拟中选的10个产品中 , 最高报价为798元 , 最低报价为469元 。 在地方集采开展之前 , 国内市场冠脉支架的平均价格为1.3万元 , 最便宜的也要7500元以上 。
国家队出手 , 为何能让价格降这么多?问题出在哪儿?
答案就是原来的价格水分太大 。 有人形容高值医用耗材里的价格水分就像水盆里的毛巾 , “拎起来就淋水 , 根本不用挤 。 ”
近年来 , 相继曝光的一些医疗领域腐败案件 , 揭示出一条流通环节“黑色利益链”——从厂家、中间流通商到相关医生 , 都有可能是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 比如 , 有医院某科室按照国内耗材30%、进口耗材25%、关节脊柱类耗材20%、创伤类耗材30%的比例 , 多次账外非法收受供货商回扣 , 这些水分最终都由患者与医保基金来买单 。
以心脏支架为代表的医用耗材有一个特殊之处在于:无行业标准和统一编码 , 又缺乏质量和疗效评价体系 。 以某耗材产品为例 , 一个医疗器械注册证 , 涵盖产品多达450个 。 “同物不同名”“同名不同物”等乱象下 , 产品之间难以比质比价 , 行业难以形成深度竞争 , 流通环节的灰色利益链条始终难以斩断 。
业内人士痛称 , 不把这些价格水分甩干挤出 , 不仅患者负担重 , 难以实现医保基金可持续 , 对于医生和医院的生态环境也是莫大的伤害 。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钟东波说 , 对于这样的降价幅度不必太过惊讶 , 更不用担心企业报价是否已经低于成本 , 因为经过前期一系列的成本测算、财务报表分析等 , 这个报价其实是在合理范围内的 。
“心脏支架集采价格在千元以下并不意外 。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教授常峰说 , 冠脉支架在部分主流国家的价格折合人民币 , 本来就在千元以下 。 从中选的10个产品看 , 价格都在800元以下 , 平均价和中位数都在700多元 , 相对比较集中 , 这应该反映了市场的合理价格就在这个区间 。
便宜的心脏支架安全吗?
作为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耗材 , 我国每年要用掉150万个心脏支架 , 总费用达150亿元 。 据医保部门估算 , 按首年意向采购量107万个计算 , 预计节约费用达109亿元 。
常峰说 , 此次中选且价格大幅跳水的心脏支架 , 都是市场主流产品 。 比如 , 10个中选产品有7个是原市场份额的前十名 , 还有1个是原市场份额的第11名 。 “这意味着 , 国家集采结果在大幅度减少患者和医保负担之外 , 也确保了临床使用变化很小 。 ”
本次集采的冠脉支架为第三代药物洗脱支架 。 入选的8家生产企业中 , 中国企业占6家 。 有人担心 , 国产支架的质量不如进口 , 加上集采限定了支架规格 , 会不会限制了医生的临床选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刘兆平说 , 实际上现在国产支架的使用量要比进口支架大 。 从全国数据来看 , 临床上国产冠脉支架的使用量已接近80% , “国产支架已经积累了大量临床使用经验 , 效果已经得到充分检验 。 ”
“中选产品都是经过临床长期使用、经受了考验的成熟产品 。 钴铬合金或铂铬合金也是相对先进、使用效果较好的材质 。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主任、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张铁军说 , 中选产品和医疗机构报量的重叠度高达70% , 这确保了医生的使用感和临床选择习惯是和过去无差异 , 甚至是无感觉的 。
推荐阅读
- 城市|前三季度北方GDP十强城市:两城超万亿 郑州追赶天津
- 农业行业观察|三农日报|“十四五”: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我国新建1万多个规模养猪场
- 人民日报海外版|“双11”又让世界“惊掉下巴”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医疗健康产业迎来数字革命 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 经济日报|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面临新一轮洗牌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 专家:粮价上涨势头难持续
- 北京日报|市值暴涨 新能源车企究竟有多少真金、多少泡沫?
- 人民日报评论|别让购物节变成包装“劫” | 画里有话
- 法治日报|汽修业乱象:品牌定点维修店使用非原厂件,构成欺诈加倍赔偿
- 经济日报|年轻人理财该注意点啥:投资自己、谨记风险、合理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