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桦甸:全域旅游推动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任爽
十一前夕 , 吉林省桦甸市晓光村以“首届桦甸市朝鲜族辣白菜文化节”向游客发出邀约 。 文化节上 , 30多位朝鲜族阿姨一同腌制辣白菜 。 这场活动不仅在游客的朋友圈中刷了屏 , 还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 。
朝鲜族村民、晓光民俗饭店老板李昌实说:“两天时间里 , 就卖出200多斤辣白菜 , 打糕也销售一空 。 ”如今 , 李昌实期待着文化节的后续效应——桦甸市的旅游品牌越来越出名 , 饭店生意跟着越来越红火 。
“首届桦甸市朝鲜族辣白菜文化节”是桦甸市发展全域旅游带来的幸福剪影之一 。 近年来 , 桦甸市围绕“新型能源强市、健康产业基地、生态旅游新城”发展定位 , 以保护“绿水青山”为前提用好“绿水青山” , 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支柱产业助推全面小康 。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民
桦甸市境内能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 森林覆盖率达65.4% 。 2013年以前 , 矿产和林业两大支柱产业支撑着桦甸市70%的财政收入 。 随着国家严控矿产资源开采和森林采伐 , 近两年 , 桦甸市来自矿产和林木业的财政收入已下降到占比不足10% , 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 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桦甸市发展的新课题 。
坐落在松花江畔、长白山脚下的桦甸市还拥有着“春看白桦、夏览湖色、秋赏红叶、冬享雪韵”的自然美景 。 依托自然和历史资源 , 走“融入历史人文印记、乡土民俗、红色遗迹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成了破题之选 。 桦甸市提出“打造长吉旅游中心服务区、长白山下最美驿站 , 建设生态旅游新城”的目标 , 将旅游产业作为绿色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
桦甸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王智臣是个土生土长的桦甸人 , 他感叹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桦甸市带来了太大变化:“全域旅游让桦甸市声名远播 , 2016年至201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95.6万人次 , 实现旅游收入总计23.75亿元 。 全域旅游的种子结出了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硕果 。 ”
“十里荷塘”成为旅游打卡地
从“小荷才露尖尖角”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 , 辉发湖十里荷塘不仅是桦甸市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地 , 也是外地游客的打卡点 。 可这如画风景的前身 , 却是一条臭水沟 。
生态宜居是桦甸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出发点 。 2019年 , 桦甸市重点打造十里荷塘 , 建设了12万平方米的湿地河道 , 栽种了11万平方米荷花、4400平方米芦苇等植物 。
如今的桦甸 , 有大小景区景点49个 , 有开江鱼、林蛙、朝鲜族餐饮等地域饮食文化品牌 , 有自己的旅游门户网站、电视频道和微信平台……
城市的变化又带来了群众精神面貌的变化 。 八道河子镇政府组织委员周威说:“全域旅游改善了城市面貌 , 村民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 , 家家户户争当文明户、文明人 , 谁都不愿意掉队 。 ”
乡村振兴同样是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 。 目前 , 桦甸市打造了生态宜居示范村15个 , 环境整治提升屯153个、美丽庭院1530个、干净人家2060户 。 一些村屯打造的旅游特色景点远近闻名 , 其中 , 晓光村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 先锋村赢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美誉 。
从发展旅游到打造富民产业
“友谊花海”称得上是桦甸市桦郊乡友谊村的地理坐标 。 从2017年初建时的3公顷到现在的20公顷 , 从18个花卉品种扩充到50多个品种 , 友谊花海寄托着乡亲们的小康梦 。
“以前这些山坡地主要种植玉米、黄豆等大田作物 , 现在这里变成了旅游景点 , 保守说一亩地的产值提升到四五千元 。 ”友谊村党支部书记吴祥说 , 友谊花海建成4年来 , 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余万元 , 每年吸收剩余劳动力100余人 , 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长2000余元 。
2017年起就在友谊花海打工的村民苗金红说:“花海的用工期正好是农闲季节 , 种完地就来打工 , 一年能增收1万块 。 也不光是能增收 , 家乡变得越来越美 , 看着都让人高兴 , 当然愿意出一把力 。 ”
推荐阅读
- 豹子|吉林一市民抽烟偶遇豹子下树 拍完视频再跑
- 新冠病毒|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101例 陕西92例:河南禹州全域所有人员只进不出
- 老虎|吉林男子开车下山遭遇拦路虎:相距仅5米 对视1分钟
- 抓捕|越狱已一个多月,警方曾悬赏70万元!吉林越狱逃犯朱贤健被抓
- 中兴|一年4999元!中兴发布全域Wi-FI:5G、宽带叠加 覆盖超300平
- 吉林一90后抗疫女医护完成发热门诊工作后突发疾病,因公殉职
- 这些高校,寒假提前!涉及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
- 新冠病毒|中石油111人与吉林病例共同参会 已有4名员工核酸检测阳性
- 吉林省延吉市一中学学生不幸身亡,学校发布情况声明
- 生科医学|江西新增1例本地确诊4例无症状、目前杭州全域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