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蔡英华:ICT核心技术成业务转型关键动力,实现转变三要素( 二 )


“做早”:提前投入 , no PO,no Work的时代已经过去 , 我们需要有主动学习的心态 , 在客户的规划阶段就要参与 , 为客户战略决策从自身专业视角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做深”:持续加深对业务的理解 , 优化知识结构 , 从而识别利用数字化能力推动变革的领域;
“做准”:准确找到普适性强、能够广复制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 识别出数字化能力具体怎样为客户业务创造价值 。
很多行业合作伙伴 , 特别是咨询伙伴 , 在行业深耕多年 , 对行业业务的发展趋势、客户业务的关键诉求都有很深的理解 。 而华为在技术领域的积累 , 能够与合作伙伴可以形成能力互补 , “拼”出面向客户的能力全集 。 华为与咨询伙伴在发现并持续创新客户价值的过程中 , 将通过三类能力互补协同 , 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 进而打开更大的合作空间:在咨询能力的彼此协同上 , 未来华为主导的ICT技术咨询项目 , 将分享咨询机会 , 把咨询伙伴角色前移 , 协同多元咨询能力 , 共同面向客户;华为会在ICT技术能力上予以落地支撑 。
在深入客户业务场景的实践过程中 , 通过华为云的使能平台 , 支持咨询伙伴将实践的知识进行沉淀 , 这是持续参与到客户的应用开发创新的前提;
基于持续的咨询、应用开发服务合作及项目实践 , 与咨询伙伴一起构建客户数字化转型的运营支撑能力 , 实现从咨询到运营的持续闭环 。
在这里 ,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 是华为和融创中国(东南区域)未来社区项目中的合作 , 这个项目是“一揽子工程” , 是围绕未来社区的智慧平台 , 涉及到从平台的规划设计、到试点开发实施等近乎全面的工作 。 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和评估以后 , 我们认为在规划设计部分 , 很多内容更适合我们的伙伴 , 比如商业模式研究 , 运营模式设计等等环节 。 我们把这个千万级的项目和合作伙伴分享 , 合作交付 。 在试点开发实施环节 , 华为提供了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和相应的开发环境;伙伴则基于平台环境 , 完成了全部试点开发内容 。 这样的合作模式并不在少数 , 能力互补 , 提升客户满意度;其次 , 使华为和合作伙伴之间都更加了解彼此的能力边界 , 提升信任度 , 为从项目合作到战略合作打下基础 。
创新使能:坚持“云优先” , 以平台赋能应用创新
3年前 , 我们提倡基于客户业务需求、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的时候 , 同步提出了“云优先” , 这是基于我们对场景化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运营一定基于云化提供服务的判断 , 这也将彻底改变传统解决方案打造的方式 。
之前 , 我们在相对固定的场景和需求中 , “按部就班”地做方案 。 大家在华为ICT基础设施上进行应用开发 , 更多时候 , 我们进行的是联合验证 , 以方案性能、效率最优为目标 。
随着客户业务场景的需求变得愈加复杂 , 客户的创新诉求也愈发迫切 。 将华为在应用开发、数据、AI等方面的能力 , 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出来 , 与伙伴的开发的每个环节所需要的能力紧密衔接 , 高效赋能 , 快速部署 , 进而加速客户业务创新 。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 , 转化的目标是也从“能用”升级为“好用” 。
这3个平台是华为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伙伴 , 让伙伴可以更加快速、高效、简单的开发行业应用 。
应用使能平台:积累大量行业应用的数字资产 , 伙伴可以以非常简单的编排模式 , 替代过去的一行一行敲代码的开发模式 , 降低了代码开发量 , 沉淀的模块可被调用 , 让应用开发有更高的起点;
数据使能平台:将提供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 着重在使能数据治理和运营;
AI使能平台:目的是降低AI开发门槛 , 加速AI行业落地 。 针对AI应用提供数据、模型、计算等方面的使能服务 , 模型训练速度提升10倍以上 。
去年华为与苏州张家港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 共同打造中国县域智慧城市标杆 。 国泰新点是这个项目中华为的合作伙伴之一 , 基于华为云提供的应用使能力 , 开发智慧城市应用 , 一改过去代码定制开发的交付模式 , 直接使用应用编排工具 , 通过大量配置编排和极少量的代码工作 , 就完成了商业应用的构建 , 开发效率提升了40%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些商业软件中的大部分模块 , 都可以沉淀成为行业资产 , 在其他商业软件上移植复用 。 这应该是“使能模式”与“验证模式”的最大区别 , 也是三大使能平台对伙伴的重要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