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立冬将至,除燥防寒好迎冬

霜降|立冬将至,除燥防寒好迎冬
本文图片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 每15天一个节气 , 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 , 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 今年是从10月23日进入霜降时节 , 一直到11月6日结束 。 今天是霜降时节的最后一天 。
霜降时节天气由凉转冷 , 但“霜降始霜”主要反映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 广东地处东南沿海 , 珠三角附近城市见霜一般要到元旦以后 。 根据既往气象数据显示 , 广东霜降前后白天气温最高可达28℃ , 而清晨及夜晚气温在18℃左右 , 气温变化幅度之大常常令人难以适应 , 稍有疏忽 , 容易感寒生病或旧病复发 。 霜降时节降雨显著减少 , 气候也越加干燥 , 此时中医养生当以平补润燥、强身御寒为重点 。
适时保暖防寒腿
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加大 , 人们需防“秋冻”所伤 , 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衣以免着凉 。 当寒潮来袭时 , 老人尤需谨防“老寒腿”发作 , 特别是腰腿受凉后容易出现腰膝冷痛、活动不利 。 清晨、傍晚气温较低 , 户外运动时最好穿着宽松的长衣、长裤 , 尤其要做好腰部及下肢的保暖 。
“老寒腿”的发作与感受风寒之邪有关 。 医经云:“痛者 , 寒气多也 , 有寒故痛也” 。 寒邪附于风而入体 , 风寒之邪痹阻腰膝部位之脉络 , 气血阻滞不通 , 不通则痛 。
现代医学认为腰部支撑整个上半身 , 是负重及运动时最容易受伤的部位;而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 , 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 , 负担重、活动大 , 关节韧带容易拉伤 , 关节软骨容易磨损 , 此二者皆是人体运动过程中功能重要又易损伤的部位 。 霜降时期由于气温下降会反射性地引起肌肉韧带的血管收缩 , 血流量减少 , 血流速度减慢 , 容易引起腰膝关节的神经、血管及软组织功能紊乱 , 从而加重腰腿疾病的发生 。
除了老年人寒腿症状容易发作外 , 一些美丽“冻”人的中青年女性由于霜降时节仍然穿着短裙、短裤 , 也容易出现腿部酸麻胀痛、有沉重感等“老寒腿”的先兆症状 。 建议爱美的女士们密切关注气温变化 , 及时换上过膝长裙、长裤 , 或搭配打底裤以保护容易受寒的腿部 。
食疗进补有法度
霜降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节气 , 气温降幅大大增加 , 人体需要进食更多的热量抗寒以增强体质 , 因而民间十分重视霜降进补 , 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进补 , 来年打虎”等说法 。 而时下“多吃补药 , 有病治病 , 无病强身”的观念并不科学 , 年青体壮无病之人 , 对季节及气候变化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 一般不必药补 , 可选择性通过食疗调养 。 南瓜温中益气、补脾养胃 , 板栗通肾气、厚肠胃、强筋活血 , 柿子生津液、除燥热、润肺化痰 , 莲藕调中健脾、润肺养阴 , 山药补脾养肺、固肾益精 , 白萝卜顺气宽中、化痰生津等等都是适合霜降时节的养生食品 。
“虚则补之 , 实则泻之” , 体虚之人根据具体情况进补可起到增强体质、祛病强身的作用 。 一般以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滋阴、阳虚温阳为总原则 , 症状复杂者还可根据需要气血同治、阴阳双补 。 补益药材当中诸如人参、灵芝可补气 , 阿胶、当归可养血 , 鹿茸、巴戟能补阳 , 龟板、鳖甲可滋阴等等 , 必须在分清阴阳气血之虚实情况下对症施食 , 必要时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 若患有发热外感、皮疹疮疡、腹痛便秘等急症、实证者 , 应暂停进补 , 以免闭门留寇 , 加重病情 。
滋养浓汤除秋燥
时值深秋 , 随着降雨量的减少 , 天气越加干燥 , 人体通过体表蒸发的水分也大大增加 。 中医认为秋气应肺 , 肺脏为娇嫩清虚之脏 , 人体体表的肌肤、毛发、黏膜等皆为肺脏所主 , 秋燥偏盛则使肺阴受损 , 从而出现发丝毛躁、肌肤干燥、皮肤瘙痒、细纹增多、口干鼻燥等阴虚肺燥之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