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自媒体|读《程杏轩医案》有感

医之为书 , 至是始备 , 医之为道 , 至是始明 , 医之为术 , 至是始仁 。 瀚海医书 , 纵叶扁舟 , 欲览光景 , 凿冰祛尘 。 医案为法 , 循经哲迹 , 尊传遵道 , 如师益友 , 亦跨纪年 , 幸逢长谈 , 细涓汩汩 , 皎月相伴 , 秉烛把盏 , 事半功倍 , 思过半矣 , 如溯源流 , 如破藏陈 , 如砺锈锋 , 如交古兰 , 发人深省 , 耐人寻味 , 沁人心脾 。 吾阅医案 , 叶氏指南 , 张氏衷中 , 吴氏医案 , 居沉如是 , 似矩似拒 , 惟程氏轩 , 拍手称奇 ,
譬述故事 , 慷慨大方 , 揭本绝伦 , 尚具实用 ,
【云南中医-自媒体|读《程杏轩医案》有感】效前存疑 , 实事求是 , 不避得失 , 乃至精微 , 善诚真良 , 一瓢清泉 , 集大成者 , 此之谓也 。
云南中医-自媒体|读《程杏轩医案》有感
文章图片
研习医案 , 博采众长 , 高效临床而成长之径也 。 若以经典为师 , 则杏轩乃同门之长也 。 正如周乃金言:“医者 , 生人者也;医案者 , 生人之术也 。 有生人之医 , 而后一时一方之人生;有生人之术 , 而后万世万方之人生 。 ”足见医案之重要 , 吾辈需继日以传承 。
《程杏轩医案》又名《杏轩医案》 , 为清代医家程文囿著 , 其一生仅选医案192则 , 足见案之不苟 , 择之精严 , 该书选材精严 , 著述严谨 , 给予人以启迪 。 程氏医德高尚 , 求诊接踵 , 医名显卓 , 时人谓:“有杏轩则活 , 无杏轩则死 。 ”同时杏轩认为医术蔑古则失之纵 , 泥古则失之拘 , 应以古人为师 。
何以谓之奇葩?何以谓之超群迈众之书 , 博文不囿之籍?原因有以下方面:
《杏轩医案·洪楚峰孝廉中脏殆证再生奇验》有载:“洪楚峰孝廉病 , 遣使延诊 。 问其使曰:何候?曰:中风 。 问年几何 。 曰:耋矣 。 予曰:殆证也 。 辞不往 , 使者强之 。 将及门 , 闻邻人语云:病将就木 , 医来何为 。 若能起之 , 其卢扁乎 。 入视 , 身僵若尸 , 神昏不语 , 目阖口张 , 声鼾痰鸣 , 遗尿手撒 , 切脉虚大歇至 。 予曰:此中脏也 。 高年脏真已亏 , 况见五绝之候 , 不可为矣 。 其弟曰:固知病不可为 , 然尚有一息之存 , 安忍坐视 , 求惠一七 , 姑冀万一 。 勉处地黄饮子合大补元煎 , 以为聊尽人事而已 , 讵意服药后 , 痰平鼾定 , 目开能言 , 再剂神清食进 , 复诊更加河车、鹿茸 , 脉证大转 。 续订丸方付之 , 半载后因视他病 , 过其家 , 见翁矍铄如常矣 。 ”案中实事求是记载了疾病诊疗和医者之意 , 虽有奇效 , 但医者自己实事求是说当初只是“勉处地黄饮子合大补元煎 , 以为聊尽人事而已” , 足见医风之严谨 , 不隐瞒事实真相 , 贪恋奇功 。
《程杏轩医案·族妇眩晕续堂弟媳所患证同治皆无效不药自痊》有载:“予童时见族中一妇人 , 头额常系一带 , 行动须人扶掖 , 云无他病 , 惟头目昏眩 , 饮食倍增 , 形体加胖 , 稍饥心内即觉难过 。 医治无效 , 只得屏药 。 越数年疾自愈 , 形体退瘦 , 饮食起居如常 。 其致病之由 , 及所服方药 , 均不同考 。 后堂弟媳 , 年二旬余 , 因遭回禄 , 忧郁成疾 , 见证与族妇仿佛 。 予知其疾由郁而起 , 初投逍遥达郁 , 继加丹栀清火 , 更进地黄、阿胶滋水生木 , 白芍、菊花平肝熄风 , 磁石、牡蛎镇逆潜阳等法 , 俱不应 。 他医以为无痰不作眩 , 药用豁痰 , 又以为无虚不作眩 , 药用补虚 , 亦皆无验 , 遂不服药 , 四句外病自瘳 。 予生平所见眩晕之疾 , 未有甚于此二证者 , 且病中诸治不应 , 后皆不药自痊 , 事亦奇矣 。 细求其故 , 盖病关情志 , 是以草木无灵 。 由此观之 , 凡七情内伤致病 , 皆可类推 。 ”案中从实而录久治不应和不药自愈医案很少 , 著者没有欺世、欺人之心 , 不怕降低自己名医之身份 , 实事求是而录 , 境界和格局令人敬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