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北京地铁房山线、13号线提前开启座椅加热

连日来不少市民抱怨,地铁房山线和13号线的车厢里太冷了,大冷天车厢顶部空调送出的风冷飕飕的,吹得人吃不消,希望地铁运营方能尽快打开暖风。今晨,采访人员从北京地铁官方获悉,从今天早上首班车开始,地铁地面线路已提前开启座椅加热设备。。北京日报|北京地铁房山线、13号线提前开启座椅加热
北京日报|北京地铁房山线、13号线提前开启座椅加热
文章图片

【北京日报|北京地铁房山线、13号线提前开启座椅加热】从良乡大学城北站开往郭公庄站的地铁房山线上,温度计显示温度为18.5℃
今晨,采访人员兵分两路,分别乘坐了地铁房山线、13号线进行体验。早上6时,天还未亮,室外温度为12℃。采访人员乘坐上从郭公庄站开往阎村东站的地铁房山线,车厢里乘客很少,从郭公庄站到良乡大学城北站一路,车厢内温度维持在17℃至20℃之间。体感并不觉得冷,但能明显感受到车厢里风大,过道穿过的风和车顶空调吹出的风,吹得人头发直晃动。
北京日报|北京地铁房山线、13号线提前开启座椅加热
文章图片

到了稻田站,车厢内温度下降到16.5℃
早上6时26分,采访人员从良乡大学城北站坐上了对侧站台的地铁。开往郭公庄站的房山线已经迎来了早高峰,车厢里人挨人,变得有些拥挤。站在车门处,尽管周围人很多,但并不暖和,温度计显示车厢内温度为18.5℃。车厢顶部的空调出风口呼呼地向外送着风,正吹到乘客的头部,有的乘客特意把外套的帽子戴了起来。
每到一站,车门开启的几分钟内,室外的冷风就会钻进车厢。一位站在车门边的女士不禁咳嗽了几声,接着紧了紧自己的围巾。随着地铁的行进,车厢内的温度一路下降。到了稻田站,车厢内温度已降至16.5℃。从稻田站到大葆台站途中,列车进入地下行驶,温度开始略有回升,到郭公庄站时车厢温度为17.5℃。
北京日报|北京地铁房山线、13号线提前开启座椅加热
文章图片

每次地铁到站开门,一股冷风就钻进车厢
在地铁13号线,同样有乘客反映车厢内冷飕飕。“本以为上了地铁就暖和了,没想车上的风吹得还是有点冷。”早上6时45分,李洁在地铁13号线五道口站匆匆上车,她抱怨道:“本想在地铁上睡会儿,结果头上冷风直吹,能不能把风调小些呢?”说着,一阵风吹过,李洁不由得裹紧了衣服。车厢里,不少乘客都戴着帽子和围巾。
“刚入冬,我已经换上了厚的打底裤和薄羽绒服。我每天都要坐13号线上班,最近降温,这车坐一会儿浑身都冷,感觉别的线路没有这么冷呀。”上班族林女士说。
采访人员随即找了一处靠近门口的座位体验,阵阵冷风从头顶飕飕吹过,采访人员将手伸向出风口,吹出的确实是凉风,还有点冻手。早上7时,温度计显示,车内温度为15℃。
“我已经穿得很多了觉得车里还是很冷,为什么大冷天的空调还吹冷气?”一位女乘客抱怨道。“房山线地铁只有座椅加热,没有暖风。每到冬天,开了座椅加热也没什么用,这种绝大部分路段都在室外运行的地铁,车厢里怎么也暖和不起来,手脚都冻得冰凉,等换乘到9号线上又热得得脱外套。”每天乘坐地铁房山线通勤的乘客张先生说,城区里的地铁多是在地下运行,温度较稳定,房山线这种远郊线路,多在地面运行,为什么不能加装空调暖风,多考虑考虑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呢?
针对乘客“吐槽”地铁房山线和13号线车厢太冷的情况,北京地铁公司官方微博回复称,为了保持冬季列车车厢温度,地面线路的地铁列车在冬季采用的是座椅电加热方式供暖,车厢空调置于通风模式,以保证车厢内新鲜空气的循环。
地铁列车的空调没有制热功能,为何地下线路感觉比地面线路暖和呢?北京地铁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解释称,可能是地下线路人比较多,通风条件也没有地上好,因而显得暖和些。对于能否调整通风口的出风量,工作人员表示:“乘客感受到的冷风是在通风换气。地铁内人员比较多,疫情期间要求车厢内按最大通风量不间断进行通风换气。通风量暂时比较难调整,疫情过去后才可能实施调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