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开放,老旧小区新风尚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开放,老旧小区新风尚】交汇点讯 “菜叶属于厨余垃圾 , 但是塑料袋是其他垃圾 , 千万不能混淆了 。”11月1日一早 , 南京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第一天 , 志愿者欧阳银准时来到锁金村街道岗子村63号的垃圾分类厢房前 , 指导周边居民准确投放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有“三难”——居民习惯改变难、垃圾亭房选址难、后道收运监管难 。主城玄武老年人口多、无物业小区多 , 垃圾分类推进难上加难 。如何让居民迅速接受新风尚 , 玄武创新探索 , 通过党建引领广泛宣传发动 , 借力协商议事机制化解矛盾 , 依托科技赋能提升收运效率 , 将基层治理新模式融入垃圾分类工作 , 有效破解三大难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分类知识换花样“学”
培养一个习惯只要坚持21天 , 但改变一个习惯却远比这个时间长 。垃圾分类的源头在于引导居民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 , 这就需要潜移默化地影响 。走进新街口成贤街社区 , 宣传垃圾分类的横幅和海报随处可见 , 网格员挨家挨户上门 , 发放手册 , 耐心地给老人们介绍分类知识 。“传统的方式不能少 , 创新的办法也要想 。”社区书记万六梅说 , 垃圾分类要入脑入心 , 得有新花样、巧招数 。变生硬的灌输式宣传为鲜活的引导式传播 , 社区在新街口街道的指导下开展了多场有奖竞答、积分兑换活动 , 激发居民的学习积极性 。万六梅还联合珠江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 鼓励娃娃们回家影响大人 , 真正实现了垃圾分类知识学习全年龄段覆盖 。孝陵卫街道发挥“钟山先锋”党建品牌的力量 , 发动辖区的社会组织、志愿团队 , 依托他们和百姓走得近的优势 , 借势借力培训草根垃圾分类宣传员 。南京派菲特文化视野中心负责人王慧最近很忙 , “我转行当‘老师’了 , 专门给社区的志愿者上课 , 教他们怎么去宣传垃圾分类 , 一天要跑好几个社区 。”七个“大党委”单位也集体参与 , 不仅“自扫门前雪” , 还走进社区开展各类活动 。锁金村街道紫鑫城社区发挥楼栋长、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 第一时间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 , 作为垃圾分类的督导员 , 他们不仅逢人就讲垃圾分类 , 在居民投放垃圾时进行指导 。“垃圾分类没有那么复杂 , 我60多岁了都能把分类标准熟记于心 , 我相信每个居民都能做到 。”在岗子村63号住了几十年的朱阿姨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垃圾亭房商量着“建”
撤桶并点 , 是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关键环节 。主城老旧小区空间小 , 如何让亭房既方便百姓投放 , 又有效破解“邻避效应” , 这里面大有学问 。岗子村63号是玄武区首批撤桶并点的小区 , 也是一个典型的老小区 。“基本没有太多不同意见 , 主要是前期工作到位 。”紫鑫城社区书记王莺说的前期工作 , 实际上就是民主协商制度 。在确定试点后 , 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社区、小区物业和设计单位多次到小区内进行踩点、选址 , 力求在方便居民投放的情况下 , 将对居民的生活影响降到最低 , 并且给出两个方案 。社区随即组织居民代表、楼栋长和人大代表召开协商议事会 , 让各方充分表达意见 , 最终确定最优方案 。“我们的红色物业发挥了大作用 。”王莺介绍 , 岗子村63号是自管小区 , 由小区里有威望、有能力的居民自发成立自管会 , 这几年与社区互相配合 , 运转一直很顺 。因为小区实在太小 , 不管哪个方案都可能会对居民产生影响 , 王莺一度担心要吵起来 , “结果自管会不偏不倚 , 说话有份量 , 三言两语就让双方达成了一致 。”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 随着居民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加强 , 越来越多的百姓希望参与到小区建设中去 。锁金村街道主任庞敏就说:“利用好这种心理变化 , 加强对他们的引导 , 很多事情会变得事半功倍 。”
推荐阅读
- 什么是RCEP?一图看懂,你我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
- 大京网|有车一族高品位选择,从图拉斯车载香薰开始
- 香薰|有车一族高品位选择,从图拉斯车载香薰开始
- 海峡生活汇|中方:不发表评论,印军将领:边境已流失300平方公里土地掌控权
- 白石崖|我国科学家研究揭示 丹尼索瓦人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 垃圾分类|红塔区:生活垃圾分类进行时
- 分类回收|胶带、泡沫、纸盒……当快递包装遇到垃圾分类,到底怎么分?
- 林丹|林丹“变形记”:退役生活带孩子接孩子,每天心情都特别好
- 小铭铭生活灵感|前夫身份成谜,现任更不简单,孟晚舟的坎坷情史2段婚姻4个孩子
- ZAKER生活|民盟发声,将重点关注各少数民族的需求,2020年缅甸大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