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科|企业校招“唯名校”“唯学历”?专家:改革用人评价需落地细则
“国企和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不得限制毕业院校或国(境)外学习经历”的划定发布半月有余 , 然而 , 个别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却静静设起了“隐形门槛” , 提出了“毕业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优先”等前提 。 专家建议 , 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 , 更需落地细则 。
【知识百科|企业校招“唯名校”“唯学历”?专家:改革用人评价需落地细则】
本文插图
资料图 新华社采访人员 程敏 摄
为了改革用人评价 , 上个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 提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要按照岗位需求公道制定招考前提、确定学历层次 , 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前提 。
“昭示的限制性前提确实少了 , 但是‘隐形门槛’还在 。 ”大学生小王告诉采访人员 , 有些国企和事业单位招人仍看重学校“出身” 。 在一些招聘前提里 , 依然写着“985、211院校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优先” 。
随后 , 采访人员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应届生求职网等招聘网站查询发现 , 各家单位的“隐形门槛”表述各有不同 。 一家央企2021年校园招聘中要求 , 运营与战略治理岗位要求“双一流学院毕业” 。 某地烟草专卖局(公司)的综合管理员岗位提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毕业生优先” 。
还有一些单位对“海归”的毕业院校提出要求 。 某公司校园招聘公告显示 , 职能治理类和工程技术岗均要求应聘者“毕业于国(境)外QS世界排名前500名高校或海内重点着名高校” 。
对于这种现象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 , 近年来 , 类似促进就业公平的文件法规频繁出台 , 导向很好 , 也切中实际题目 。 但是 , 改革用人评价 , 不仅要有文件 , 更需要落地措施 。 “各级政府或者文件的执行部分应该首先树立准确的人才政绩观 。 同时 , 制定相应惩罚措施 , 对于违反规定者必需追求责任 ,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文件条款真正落到实处 , 破除‘五唯’顽瘴痼疾 。 ”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企业校园招聘 暗设“隐形门槛”)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纂: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团体所有 , 未经许可 , 不得转载或改编 。
推荐阅读
- 美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禁止美国投资者对部分中国企业进行投资答记者问
- 美国|美方禁止美投资者投资部分中国企业 商务部回应
- 糗事百科|大学生入学前后对比照火了, 差距太大认不出, 网友: 这是一个人?
- 糗事百科|喜讯:我校在2020年广西大学生会计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 北坡视角:福州一企业内男子持刀刺伤7人
- 家装百科|工作室买车选了五菱凯捷,日常工作一起用,各方面表现优秀
- 糗事百科|大学生毕业后工作再难找, 也尽量别做这4类职业
- 下岗,下岗工人算让位有功吗?
- 西红柿|最新!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别再自己费劲收拾整顿了!
- 家装百科|待高原盛开百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