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组件厂商苦涨价“久矣”:六巨头联合发声 但破局难度大
光伏玻璃接棒几个月前的硅料、硅片等光伏材料涨价后 , 再一次将组件厂商“逼入”煎熬的境地 。
11月3日 , 隆基股份(601012,股吧)联合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东方日升(300118,股吧)等五大国内组件头部企业 , 针对目前光伏玻璃产能严重短缺致使组件企业的排产、出货面临严重危机的现象 , 联合发出恳请国家相关部门引导项目有序推进等呼吁 。
隆基股份品牌总经理王英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行业目前的核心问题还是玻璃供应短缺及价格暴涨带来的产业上下游困境 , 行业企业共同呼吁解决 , 产业需要建立新生态 , 以响应绿色发展战略 。 ”
今年7月份起 , 从上游多晶硅料到中游硅片、电池片 , 再到光伏玻璃、胶膜 , 光伏材料各环节先后掀起较为“疯狂”的涨价潮 。 最新的产业链情况显示 , 随着隆基股份、通威股份(600438,股吧)所公示的11月份硅片、电池片价格维持不变 , 光伏产业链中游环节涨价势头停滞;多晶硅料价格则稳中有跌 , 但仍维持高位 。
而光伏玻璃等辅材接棒成为涨价主力 。 据PVInfoLink的统计数据 , 在10月29日当周的报价中 , 作为组件重要辅材之一的光伏玻璃价格再度上涨——3.2mm镀膜当周最高报价为48元/平方米、最低报价为37元/平方米、平均报价为41元/平方米;2.0mm镀膜当周最高报价为35元/平方米、最低报价为30元/平方米、平均报价为33元/平方米 。 若以平均价格为参考 , 上述两种规格的光伏玻璃价格环比分别增长10.8%、17.9% 。 此外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国内光伏玻璃龙头企业11月份的报价将继续上调 。
事实上 , 四季度为光伏产业旺季 。 但由于此前光伏产业链价格接连上涨 , 组件厂商苦涨价“久矣” 。 成本持续提升之下 , 组件价格溢价幅度有限 , 难以迎来量价齐升的局面 。 这也使得不少组件企业第三季度的业绩相较于第二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
财务数据显示 , 天合光能、隆基股份等企业第三季度的净利润环比下滑——天合光能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3.39亿元 , 环比下降0.40%;隆基股份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41亿元 , 环比下降0.53%;东方日升第三季度虽然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亿元 , 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 其净利润仅为0.59亿元 , 环比大降61.84% 。
不过 , 有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 尽管六大组件巨头联合呼吁 , 但目前光伏玻璃产能供应短缺的现象短期难以缓解 。 国海证券(000750,股吧)分析认为 , 光伏玻璃短期受制疫情 , 冷修增加、新增产能递延 , 2020年第四季度至明辨上半年 , 有效产能增加有限 。
日前 , 工信部印发《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 , 其中明确 , 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平板玻璃(含光伏玻璃、汽车玻璃等工业玻璃原片)项目 , 确有必要新建的 , 必须实施减量或等量置换 , 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 这意味着 , 在现行政策下 , 短时间内光伏玻璃出现新产能几乎难以实现 。
光伏材料短缺之下 , 一些组件厂商开始下调开工率 , 全年出货目标或由此受到影响 。
附:
关于促进光伏组件市场健康发展的联合呼吁
2020年是光伏产业发展极为特殊的一年 , 疫情肆虐、延期复工、630抢装……光伏市场历尽波折 。 但光伏人依旧披荆斩浪一路向前 , 产业发展一片向好 , 组件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 尤其是在刚刚结束的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 , 政府已明确提出支持绿色发展 , “十四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持续减少 ,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 在行业发展积极向好的背景下 , 当前产业链上游的光伏玻璃产能却面临严重短缺 , 已严重影响到光伏组件的生产和交付能力 。
推荐阅读
- 东财|量价双击 7000亿产业景气度爆棚 年内第8次涨价 多只股市盈率不足10倍
- 金融智库|腾讯业绩亮眼,可为何被会员涨价抢了风头?
- 央视新闻|大葱涨价近3倍,每公斤超7元!“葱葱涨价”为哪般?
- 继爱奇艺会员涨价之后,腾讯,我们也要涨
- |家电厂商突然发现:好产品真的会长腿跑进用户家中
- 会员|爱奇艺会员今日正式涨价 其他视频平台或将跟进
- 会笑的青豆|答应涨价,阿根廷政府被迫减少强制限价产品,
- 会笑的青豆|阿根廷政府被迫减少强制限价产品, 答应涨价
- 央视|大葱涨价近3倍,每公斤超7元!“葱葱涨价”为哪般?
- 供应链|上游供应链厂商确认高通已获准向华为出售4G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