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出版|何为“走寨”?侗戏演出有何仪式?表演技艺来源于何处?


侗族喜欢依山傍水落寨 。 寨前有溪流 , 寨边有古树 , 寨后有青山 。 侗族人民用双手开发了这片秀丽的山区 , 用汗水浇灌了这片富饶的宝地 , 用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 侗族的村寨都建有鼓楼 , 戏班的组织是以鼓楼为单位 , 只要有一个村寨鼓楼有一个侗戏戏班 , 这个戏班属业余性质 。 一个戏班一般为十几个人 , 有戏师傅、歌师傅、演员和伴奏人员 , 无女演员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何为“走寨”?侗戏演出有何仪式?表演技艺来源于何处?
本文插图

戏班除在本寨演出外 , 也到外面去“走寨”演出 。 演出时间 , 主要集中在春节、二月二、三月三、秋后或本寨的会期 。 活动方式有“尾夜”和“多夜”两种 。 尾夜是村寨之间进行联欢 , 旨在联络双方感情 。 演出时间一般从上午开始 , 直到吃夜饭、散戏之后 , 戏班的小伙子们便与姑娘们去“行歌坐月” 。 多夜是以文艺活动为主的联欢形式 , 戏班不代表村寨 , 不必由头人带队 。 侗戏的演出 , 有一定的仪式 。
第一天开演正戏之前 , 要供神请师 , 由掌簿主持:台口中间摆上酒、菜、纸钱等供品 , 由掌簿焚香请神 , 然后鸣放铁炮 。 每个剧目开演之前 , 先由一演员朗诵一段开场白;正戏结束后 , 全体演员唱歌致谢;整个演出结束后 , 要跳加官 , 被提到名字的人 , 都要把红包扔到台上以作赏钱 , 他们大多是寨里的头面人物和富裕人 , 除此之外 , 戏班不再收钱 。 侗戏多在戏台上演出 , 很少在平地上演出 。 戏台通常是用木板搭盖 , 一般无顶盖 , 观众可三面围观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何为“走寨”?侗戏演出有何仪式?表演技艺来源于何处?
本文插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何为“走寨”?侗戏演出有何仪式?表演技艺来源于何处?】
在装扮上 , 通常只穿侗族生活服装 , 整齐、鲜艳 。 脸谱以黑、白二色为基础 , 小丑除在鼻子上画一个青蛙以外 , 两颊上还要各写一个“丰”字 , 以示吉祥 。 侗戏角色虽有生、丑之分 , 但并未形成定型的行当 , 一般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来分配演员 。 只有小丑有些独特的表演 , 动作滑稽可笑 , 以说白为主 , 蹦蹦跳跳 , 称为“跳丑角” , 演员念白很少 , 以唱为主 。 侗戏唱腔一般是上下句结构 , 中间都有过门 。
演员每唱完一句 , 都要在过门中与另一个演员互走一字 , 交换位置 。 侗戏表演过程中遇有3人以上在场时 , 也只有对唱的两人在过门中互走“一”字 , 其余的人原地不动 。 侗戏的丑角有比较特殊的表演程式 , 侗戏中的丑角 , 多扮演各种诙谐或狡猾的人物 , 在剧中的主要任务是插科打诨、活跃气氛 , 没有本行的当家戏 , 表演上比较自由、比较夸张 。 侗戏的主要曲调有平板和哀腔等 。 平板或称普通调 , 用于叙事性唱词 , 前有引子、起板;哀腔 , 或称哭调、泪调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何为“走寨”?侗戏演出有何仪式?表演技艺来源于何处?
本文插图

此外 , 在有些剧目中 , 花旦或丑还常采用侗歌、汉族民间曲调等 。 侗戏的乐队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两个部分 。 管弦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扬琴、竹笛、芦笙 。 打击乐器则有小鼓、小锣、小钹等 , 但一般不用于唱腔 , 只用于开台和人物的上、下场 。 传统侗戏的伴奏乐器一般为二胡、铃、锣、鼓和小钗;新侗戏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扬琴等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何为“走寨”?侗戏演出有何仪式?表演技艺来源于何处?
本文插图

侗戏表演大量的和基本的表演形式还是二人转或二人台的性质 , 比较注重唱腔内容 , 不重表演 , 不像其他剧种那样讲究手、眼、口、身、步5法 , 除唱以外 , 也不注重做念打数功 。 侗戏在表演过程之中基本上采用绕横“8”字加说唱的传统表演形式 , 从表演风格来看 , 侗戏的表演比较朴实 。 基本的舞台调度便是两人对唱时 , 每唱完最后一句 , 在音乐过门中走横“8”字交换位置 , 然后再接唱下一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