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老虎财经|长春高新能靠“生长激素”一招鲜吃遍天么?,业绩大增逾8成
三季报的大增、旗下子公司百克生物的首发上市文件获受理的消息 , 让此前遭受机构踩踏砸盘的长春高新 , 又重新回到了机构抱团的队伍 。 不过 , 在其大增逾8成的靓丽业绩报背后 , 金赛药业仍是其核心利润来源 。 仅仅一份下调业绩展望的坊间流传文件 , 就让长春高新机构抱团出现松动 , 这背后依赖“生长激素”大单品仍是长春高新绕不过的风险 。 虽然生长激素仍是一个确定性极高的黄金赛道 , 但这个赛道上却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或将影响到金赛药业的业绩 。
10月27日 , 此前遭受机构砸盘的大牛股长春高新以涨停收盘 , 而老牌牛散富邦系郑海若和北向资金的大举买入似乎表明长春高新在历经大跌之后似乎已经到了投资的黄金坑——而他们的判断依据依旧是长春高新此前的高增长逻辑 。
昨日 , 长春高新披露 ,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3.99亿元 , 同比增长17.55%;净利润22.6亿元 , 同比增长82.19% 。 其中 , 第三季度净利润9.5亿元 , 同比增长84.91% , 其净利上升主要系控股骨干医药企业收入增长与及金赛药业并表 。 金赛药业旗下的“生长激素”大单品 , 是长春高新最核心的收入来源 。 为了将这只会下金蛋的鸡牢牢的抓在手里 , 公司在2019年11月完成了对金赛药业29.5%少数股东股权的收购 , 这部分股权比例的并表带来了一次性的利润增厚 。
不过 , 长春高新三季报还显示 , 公司第二大股东金磊的持股数量减少6万股 , 由半年报时的4658.34万股 , 减少至三季度末的4652.34万股 , 这不由得令人联想到此前坊间流传的 , 公司第二大股东金磊作为子公司金赛药业总经理 , 在金赛药业机构调研会议上发表了金赛药业业绩以及有关减持长春高新股票的言论 , 并将金赛药业明年的业绩展望从增长35%下调至25% 。 而这份纪要指出的“营销模式内部存在问题”、“覆盖率太低”等问题 , 恰好击中了长春高新过于依赖金赛药业大单品的“命门” 。
牛散郑海若逆势加仓
长春高新是机构最为重仓的医药股之一 。
不过 , 相比一季度高达525家的机构持仓 , 三季度已经大幅减少至31家 , 持股仅1.2亿股 。
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 , 长春高新自8月4日创出513.5元的高点之后 , 股价就一路下行 , 累计跌幅已达30% 。 尤其是会议纪要中有关金赛药业下调业绩展望后 , 直接吓走了一批持股机构 , 直到三季报公布 。
从长春高新三季报披露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看 , 北上资金仍然在加码买入 。 三季报显示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在今年第三季度再度增持长春高新292.34万股 , 持股数量增至1092.91万股 , 系长春高新第四大股东 。 此外 , 知名牛散郑海若逆势加仓 , 三季度持股222.49万股 , 位列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第十位 。 以昨日收盘价计算 , 持仓市值近8亿 。
【环球老虎财经|长春高新能靠“生长激素”一招鲜吃遍天么?,业绩大增逾8成】而颇有趣的是 , 郑海若在2013年就曾买入长春高新 , 彼时公司股价仍处于历史低点 , 然而持股一年后就退出了长春高新前十大股东 , 而今时隔7年上市公司股价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 却在此时又重新选择买入 。
公开资料显示 , 1992年 , 25岁的郑海若出版了《股市搏击诀窍183招》 , 被多次印刷 。 而在上世纪90年代 , 郑海若还管理着以富邦公司为龙头的“富邦系” , 曾出现在ST方大等流通股股东名单上 。 他还是当年名震资本市场的“云铜炒股案”主角之一 , 此后一度销声匿迹 。 直到2010年参与定增重回投资者视线 , 而郑海若最近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 则是被爆出为乐视网十大流通股东之一 。
2015年一季报 , 郑海若出现在季末乐视网十大流通股东中 , 位列第7 , 持有505.04万股 。 然而在2015年二季度暴跌之后 , 便又退出了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 从其过往投资风格来看 , 并非是一位价值投资者 。
再回到仍有资金在逆势买入长春高新 , 其持仓逻辑或仍来自于金赛药业生长激素的成长预期 , 那么 , 长春高新的高增长逻辑还可持续么?
长春高新的高增长逻辑
长春高新的业务主要放在四个子公司下面 , 金赛药业、百克生物、高新地产和华康药业 , 其中核心的盈利点在金赛药业 , 产品包括生长激素和重组促卵泡素;百克生物下面有鼻喷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狂犬疫苗 。
金赛药业的大单品 , 主要是生长激素 , 用于治疗身高矮小 。 长春高新和金赛药业的渊源始于1997年 , 彼时 , 以全球顶级生物科技公司研究员身份回国创办金赛药业的金磊拥有先进的技术但却存在资金上的困难 , 而长春高新则资金雄厚 , 双方一拍即合 , 长春高新以资金入股金赛药业 , 金磊则以技术入股 , 双方分别持股70%、24% , 另有一自然人持股6% 。
金磊研发独创的“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技术” , 推出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 , 金赛药业在生长激素市场崭露头角 。 2005年 , 金赛药业成功推出水针剂 , 改变了粉剂的携带难题 。 生长激素的强大市场需求 , 让金赛药业成为长春高新旗下的超级大奶牛 。
从2001年到2019年 , 金赛药业的营收规模从0.33亿增长到48.22亿 , 净利润从215万增长到19.76亿 , 年化增长率近30% , 毛利率超过90% , 净利率40% , 堪称“小孩子的茅台” 。 2019年 , 金赛药业已经占到了整个长春高新净利润的84.1% 。
推荐阅读
- 小微融资|金融辅导队 服务上门来(财经眼·小微融资新故事③)
- 老虎堂TIGER SUGAR|消费升级大势之下,迎来降温的新茶饮老虎堂实现营销突围
- 央视财经|70城最新房价出炉:一线城市都涨 但领涨的却是这里
- 环球网|特朗普再次发推特宣称已赢得本次大选
- 环球时报|美国记者现场直播风暴灾情,桥面突然坍塌
- 21财经APP|开4000家麦咖啡店,麦当劳3年投25亿
- 环球网|脚手架失灵 美国两名清洁工在空中下跌15层楼
- 蘑菇|蘑菇在俄罗斯不算菜?俄政府签令:正式将蘑菇列为农产品
- AI财经社|SpaceX首个正式载人航天任务成功发射,飞船已进入正常轨道
- 礼物|期待礼物!意大利儿童请求总理给圣诞老人发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