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商业帝国摇摇欲坠( 二 )

郭敬明,商业帝国摇摇欲坠
▲《爵迹》路演现场 。 图 / 视觉中国消失的潮流一些业内人士认为 , 郭敬明在票房上的失败 , 是认为观众对于郭敬明的容忍度已经到了极限 。 《小时代》虽然经常被标记为是记录消费主义的经典作品 , 但是它显然算不上一部好电影 , 部分影评人还把它称为经典烂片 。 而《爵迹》不仅在电影质量上没有进步 , 奇幻题材在中国本来一直也不太吃香 。 大家与其说是关注郭敬明的新电影 , 不如说是关注郭敬明又拍出了什么烂片 , 对于郭敬明本人动作的好奇已经盖过了对于作品的期待 。另一方面 , 当郭敬明在媒体前着重显示自己商人的身份时 , 他的商业规划却一一落空 。 2016年年底 , 乐视影业财务危机爆发 , 估值从98亿元跌至不足25亿元 。 紧随其后的是和力辰光终止IPO计划 。 2017年上半年 , 和力辰光营收同比下降62.75% , 净利润亏损3390.76万元 。除了影视和资本市场上的失败 , 郭敬明的根基也正在动摇 。 在郭敬明将精力集中在电影的几年间 , 伴随着纸质出版业的式微 , 最世文化极速没落 。 杂志先是由5本削减为3本 , 发行量跌至40万 , 最后一本也没有剩下 , 2016年12月 , 《最小说》以杂志形式发行最后一期 。作家经纪领域 , 规则也正在改变 。 网文崛起后 , 出版界运营的核心不再是作者而是IP 。 大量作者出走或者销声匿迹 , 2015年之后 , 最世文化就不再拥有新的畅销书了 。最世文化主打的青春文艺风格也被证明不适合改编为影视作品 。 安东尼最著名的《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和落落销量最好的《剩者为王》改编而成的作品都反响平平 。 最世文化最终成功推向影视界的只有郭敬明一个人 , 但是郭敬明2014年之后也不再发表文学作品 。更重要的是 , 95后和00后可能也不再需要郭敬明 。 代替他的是修仙小说、甜宠文和耽美文 , 以及各式各样量产的青春偶像 。 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 , 青春伤痛文学很难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最世文化不只是一家出版公司 , 它孵化了郭敬明的文娱产业里所有的IP , 最世文化失去了创新力 , 也意味着郭敬明不再能推出新的东西吸引当下的年轻人 。 他能做的 , 只有继续挖掘之前的作品 , 比如还无法上映的《爵迹2》 , 或者像一个普通的导演那样找到别的题材 , 比如被他寄予厚望的由《阴阳师》改编的《晴雅集》 。综艺节目们还在邀请郭敬明 , 是因为他简直是一个话题制造机 。 在《演员请就位》里 , 大部分的辩论都是围绕郭敬明而来 。 他以什么身份坐在导演席上本来就令人怀疑 , 如果说是拍出过《小时代》的导演 , 恐怕难以服众 。 在很多观众看来 , 这不是《演员请就位》 , 而是针对郭敬明的《导演请就位》 。 郭敬明本人也很乐于担当节目中的主角 , 在他关于这档节目的采访里 , 他的重点永远放在自己的成长和观点 。 这也是郭敬明最后的堡垒 , 就算没有了最世文化 , 他还有自己这个品牌 。所以实际上郭敬明是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商业符号活跃在当下的 。 他确实对80、90一代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 而这一代人构筑了他基本的商业价值 。 但是当新的一批消费者出现在市场里 , 郭敬明已经无法对他们产生吸引力 。 时代的烙印也意味着时代的束缚 。出现在节目中的郭敬明仅仅是一个争议人物 , 而不再是这个时代的代表者 。随着80、90后们的青春逝去的 , 还有郭敬明的商业时代 。郭敬明,商业帝国摇摇欲坠
来源:每日人物 微信号:meirirenwu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