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智能技术成即配物流必需品

配送|智能技术成即配物流必需品
图片

《北京商报》:疫情让即时物流行业的哪个环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您的亲身感受如何?
杨骏:即时物流的需求端发生了巨大变化 ,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线下商家线上化趋势加强 , B端和小B端的即时配送需求迅速增长;第二是像当年的非典催化养成了消费者电商购物的习惯 , 此次疫情也让大量的消费者养成了即时消费的习惯 , 在C端层面进一步催生了即时配送需求 。
疫情后 , 原先对线上化还存有疑虑的商家几乎都转变了思路 , 线下实体线上化(电商化)成为社会和行业共识 , 即时配送平台作为即时消费的“基础设施” , 也迎来了一个战略机遇期 。 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 , 过去我们要主动寻找品牌和商家 , 对他们介绍即时配送服务有什么优势 , 经过疫情 , 现在是许多商家主动找到达达快送 , 希望我们提供即时配送服务 , 即时配送的价值正得到品牌、商家们的全面认可 。
原先 , 有即时配送需求的C端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 而且许多用户的使用频次不高 。 经过疫情 , 三四五线的大量用户也开始了解和使用即时配送服务 , 原有的一二线用户的使用频次也大幅上升 , 一旦养成了更便捷的使用习惯 , 不管是商户还是用户 , 都很难再回到过去了 。
《北京商报》:无论是疫情加速了到家配送还是消费者诉求越发强烈 , 上门配送体系逐渐健全 。 但仍有不少声音质疑到家配送的发展较为“粗糙” , 投入产出比仍需优化 。 您认为到家配送目前处于哪个发展阶段?需要如何优化?
杨骏:即时配送的最优效果其实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结果 。 即时配送是一个定制化属性非常强的行业 , 每个品类、每个商家、每个城市、每个门店的需求都不一样 , 只有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 才能够达到“最优效果” 。 以达达快送为例 , 针对连锁品牌商家 , 达达快送全心达服务定制化混合送运力模式“众包+驻店运力” , 高效应对订单波峰 , 在保障履约的同时降低成本;定制化配送服务 , 满足商家独特的配送需求和品牌形象;针对商家的需求 , 搭建专业的运营支持团队 。
目前 , 头部即时配送平台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行业格局基本形成 , 也有多家巨头布局即时配送市场 , 后续的竞争会更激烈 。 但是这一阶段已经不是粗放型的竞争态势 , 即时配送进入了差异化、精品化的竞争阶段 。 只有通过技术兼顾效率和成本 , 才能够为各类用户提供符合需求的即时配送服务 。
比如我们开发了智能订单指派等功能 , 让平台效率不断提升;同时在即时配送技术的支撑下 , 形成了非常强大的网络效应 , 运力规模越大 , 订单密度越高 , 订单密度越高又会带来更多骑士以及更高效的配送 。 体验更好 , 运力规模和订单规模随之也会进一步扩大 。
《北京商报》:在过去一年中 , 您会选择哪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行业的发展呢?
杨骏:我会用全品类与全渠道、下沉、精细化三个关键词总结过去一年即时物流行业的发展 。
后疫情时代 , 用户即时配送需求的多样性增加 , 餐饮、商超、手机数码、酒水、证照文件等品类边界不断拓展 。 过去的一年是即时零售全面发展的一年 , 作为即时零售的核心基础设施 , 即时配送平台也全面迎来“送万物”时代 。 其次 , 原来线上的订单来源渠道相对单一 , 但是随着线下实体纷纷发力线上渠道 , 订单的来源也变得复杂 , 官网、App、小程序等渠道订单越来越多 , 即时配送平台需要对来自各个平台的全渠道的订单进行接入和分析 , 然后统一处理 。 这对即时配送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只有拥有全渠道订单接入和合并处理能力的配送平台 , 才能保障即时配送过程的准确、高效 。
在下沉方面 , 过去 , 即时配送订单量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 三、四线下沉市场的即时配送需要几年时间逐步去拓展 , 但疫情让这个过程全面加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