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刘元春解读三季度经济形势:总需求依然疲软,财政效率待优化

10月19日 ,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 。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的背景下 , 我国前三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至同比增长0.7% 。 分季度看 , 一季度同比下降6.8% , 二季度增长3.2% , 三季度增长4.9% 。 如何认识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四季度我国宏观经济相关指标是否会持续上扬?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10月20日下午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133期“经济每月谈”活动上进行了解读 。
刘元春表示 , 4.9%和0.7%这两个数字在目前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复杂的状况下可以说是“非常可喜”的 , 同时投资增速、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居民收入实际增速、消费增速等指标的由负转正也意味着我国经济目前具备持续复苏的基础 , 即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 , 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比较夯实 。
然而同时他也表示 , 尽管我国经济内生的增长动力和循环动力已经开始出现 , 但仍存在总需求依然疲软、消费结构中中产阶层受疫情冲击压力大、出口结构待优化等问题 , 下一步持续复苏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
财政、货币政策力度仍较大 , 财政效率待优化
为了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将新增的1万亿元财政赤字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总共2万亿元资金直达市县 , 并创设了特殊转移支付机制 , 让这笔资金直达县级财政 , 省级财政不允许截留 。
刘元春称 , 截至今年8月中旬 , 直达市县的资金总额已经达到1.7万亿元 。 “但是大部分的项目刚开始全面上马 , 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也刚刚由负转正 , 新基建等项目布局还未全面展开 。 ”刘元春表示 , 大部分地方目前正在进行大型项目的督导 , 项目全面上马的区域实际上依然很少 , 甚至有个别区域上马的项目仅达到了今年计划的30%左右 。
因此 , 资金到位并不等于项目的全面启动 , 下一步 , 需要上马并且能够产生经济拉动作用的项目还有不少 。
在财政政策方面 , 刘元春表示 , 今年我国整体财政支出由于受到疫情的冲击 , 支出的节奏与往年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例如 , 今年1至8月份 , 我国财政支出累计达到15万亿元 , 完成了全年预算的60.5% 。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 , 过去2016年到2019年这4年 , 我国财政支出在1到8月份的平均支出应该要达到66% 。 ”刘元春进一步表示 , 这一对比意味着财政支出本身的节奏比以往慢了约6个百分点 。
因此 , 下一步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 , 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将有所加快 , 财政和资金的支撑力是相当充裕的 , “所以财政在未来一段时间给予的力度是比较大的 。 ”刘元春说 。
而在货币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方面 , 有观点认为 , 由于今年7、8月份融资利率有所上扬 , 所以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初 , 货币政策及其对宏观投资项目部署的支持可能会有所收紧 。 但刘元春认为 , 这种观点得不到支持 。
“原因很重要的就是 , 国家已经作出部署 , 要求今年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层面要向实体领域让利1.5万亿元 。 而目前我们所实施的让利规模只有8700亿元左右 。 ”
他解释道 , 也就是说金融部门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 , 完成的让利程度也仅达到了不到60% ,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一个季度中 , 金融让利的程度将达到40% 。 因此他认为 , 货币政策对于宏观与实体经济的支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
但与此同时 , 刘元春表示 , 财政资金下达执行效率较慢意味着这方面还有优化空间 。 除了疫情影响之外 , 部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高 。
他举例表明 , 很多县级政府是“吃饭”的财政 , 对于有效推进高水平的大项目 , 面临着“不能为”的问题 。 因此 , 如何对2万亿元直达到基层的财政资金进行一些局部调整也是接下来宏观领域的关注重点 。
“新基建肯定跟老基建的布局不一样 , 比如数据数据中心和新技术创新中心的布局 , ‘遍地开花’的模式解决不了问题 。 ”刘元春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