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委组织部|奉贤区江海村:铸牢文化之魂 讲好良渚故事

:原题为_奉贤区委组织部|奉贤区江海村:铸牢文化之魂 讲好良渚故事。
(上海基层党建网)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村坚持党建引领 , 坚定文化自信 , 结合“四史”学习教育相关工作要求 , 充分利用良渚文化底蕴和红色阵地资源 , 发挥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 , 探索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 , 如何铸牢文化之魂以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 助力乡村振兴 。
搭平台 , 打好基层党建“组合拳”
探索“文化+党建”的治理模式 。 依托党群服务站 , 根据村内老年党员居多的具体情况 , 定期进行曲艺、手工制作、红色电影等文化项目配送 。 将30个村民小组划分6个微网格 , 30个小网点 , 村党员干部下沉到每个微网格担任微网格长 , 微网格中骨干党员、村民组长等担任网格员 , 使各类资源下沉到网格点的同时 , 更加注重为党员和村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 每年举办彩稻丰收庆典 , 通过故事分享和艺术表演的形式展现江海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取得的成果 , 并以此为契机 , 推动村党总支与其他单位党建共建 , 共推乡村振兴 。 促进多方力量和资源有效融入 。 通过建立良渚生态商务区 , 吸引企业入驻 , 为沉睡的农村引入了大量年轻人 ,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 , 有效促进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 。 花园式生态有机农场良渚园为江海村带来了9家党建共建的对象 , 如浦江饭店、奉贤海关、奉贤区中医医院等 , 实验小学、阳光学校则是将良渚园纳入了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 依托党建共建项目 ,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 让多方力量和资源有效融入农村社会治理大格局 , 推动村民及其他社会组织广泛进行政治参与 , 为村经济社会发展出谋献策 。
重学习 , 抓牢基层治理“密钥匙”
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 。 江海村党总支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 , 以“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 , 通过“田间党课”“艺术党课”“电影党课” , 送“声音”上门、送学上门等形式 , 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 。 此外 , 村党总支还通过线上线下一起学、书记党课交流学、红色阵地参观学等形式 , 形成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 。 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 除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外 , 还重视普通村民的学习教育 。 依托党群服务站、碎石地公园 , 建立“四史”读书角 , 利用大喇叭进行“四史”、相关理论政策的广播 , 搭建立体环绕式“浸润”学习 。 编撰《江海村志》宣传江海村的历史沿革 , 使村民知江海、懂江海、爱江海 。 此外 , 还根据村民的兴趣点 , 邀请专业老师开展农业知识讲座 , 学习手工制作等 。
勇创新 , 开拓乡村振兴“新局面”
【奉贤区委组织部|奉贤区江海村:铸牢文化之魂 讲好良渚故事】以园区总部为主要模式 , 提升能级 , 拓展承载空间 。 以乡村原始风貌为基础 , 营造高品质的商务办公环境 , 形成具有时代性的“新江南”海派乡村 。 以“江南理想村 , 总部后花园”为特色 , 建立良渚生态商务区 , 通过以商引商、口碑营销、“租税联动”等方式 , 实现产业聚集 。 目前 , 江海村已经引入丁香园、信享设备科技等8家企业 。 以生态农业为特色项目 , 融入文创 , 创新增收空间 。 乡村振兴一定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 , 注意乡土味 , 保留乡村风貌 , 留得住青山绿水” 。 江海村依托良渚文化遗址 , 盘活闲置土地 , 改造为花园式生态有机农场良渚园;得益于“三块地”改革的良渚桃花岛以彩稻田、桃花林、小船流水为特色 , 利用虾稻共生的立体生态种养结合模式 , 有效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 提供“钓小龙虾”的体验 , 重温童年时的欢乐 。 通过民俗文化展示、农耕文化互动体验等方式 , 把“乡愁”展示出来 , 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 。 以村规民约为主要抓手 , 增强文化“软实力” 。 江海村的“美丽约定”作为传统村规民约的升级版 , 既关注“三块地”改革、集体资产分配流转等发展问题 , 又重视美丽家园建设中的生态问题 , 也重视提升乡村精神文明 , 通过制定相关惩罚措施 , 增强其约束力 , 以提升乡村振兴的“软实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