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纪录者|就是盯着他,盯着他,一天到晚盯着他,毁掉一个孩子( 二 )


忽然 , 这位妈妈的手机响了 , 妈妈走开去接电话 。 那个女孩就一直在那儿等妈妈 , 一步也不敢迈了 。 而她身边 , 比她年龄小得多的孩子 , 都在自由爬上爬下 。
育儿纪录者|就是盯着他,盯着他,一天到晚盯着他,毁掉一个孩子
文章图片
如果父母总是习惯事事指导孩子 , 那么在孩子心里 , 我是不重要的 , 离开了爸妈我什么都做不了!
类似这样 , 家长每一次“为孩子好”的指导 , 其实都是在削减孩子的自由创造力、消耗孩子的生命活力 。
心理学家李雪更直接地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 , 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 , 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 ”
台湾女星狄莺38岁高龄才生下孙安佐 , 对他非常“溺爱” 。 孩子小的时候吃饭不好 , 她会花7个时耗在儿子吃饭时 , 直到儿子吃完;
担心孩子睡觉一直陪睡到15岁 , 直到儿子有了生理反应才分床 。 学习和生活琐事更是包办一切 , 孩子的个体发育和心态已经扭曲 。
育儿纪录者|就是盯着他,盯着他,一天到晚盯着他,毁掉一个孩子
文章图片
送出国外留学后 , 孩子出现暴力倾向 , 私藏弹药枪支制造校园恐怖事件 , 被警察带走 。
你管着孩子 , 在孩子面前扮演上帝 , 他是能比别的孩子少失误、少走弯路、少踩坑 ,
直到有一天 , 孩子要离开你 , 需要自由飞翔时 , 他们的心理才会瞬间崩塌!
运气好的 , 自己经过痛苦的煎熬 , 获得重生 。 运气不好的 , 造成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 。
如果一个孩子 , 从来没有勇气冲到自己生命的一线 , 没有面对过一次次自恋的破碎 , 没有在一地鸡毛中重拾自己的勇气 , 那他永远不会长大 。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 , 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 , 那是父母对孩子们深切的爱 。
懂得放手的父母 , 才能养出独立、有见识的孩子 。
育儿纪录者|就是盯着他,盯着他,一天到晚盯着他,毁掉一个孩子
文章图片
别做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龙应台说:如果你把孩子盯太紧 , 那你就成了他的绊脚石!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 , 给孩子的语言刺激过多、过强 , 或者作用的时间过久 , 都会引起心理上极不耐烦或反抗现象 。
父母过多的关注、过度的唠叨 , 每天无数个要求 , 小到喝牛奶、喝热水、穿秋裤 , 大到考多少分、拿多少名、上什么大学……
不管是出于对孩子好 , 还是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 都是对孩子的一种逼迫 , 他们可能在沉默中爆发 , 或者跟父母越来越对立 。
再或者孩子只能委屈和压抑自己的想法 , 发展出一个虚假的自我 , 过分贬低自己 。
育儿纪录者|就是盯着他,盯着他,一天到晚盯着他,毁掉一个孩子
文章图片
孩子上幼儿园后 , 作为父母更加艰巨的任务 , 不是一直管 , 而是不断地往后退 , 让孩子自己往前冲 。 在这个过程中 , 父母有担心 , 但更多是在一个孩子够得到的地方 , 做保护 。
在《麦田的守望者》里 , 作者塞林格说: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 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 。 几千几万的小孩子 , 附近没有一个大人 , 我是说——除了我 。
我呢 。 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 , 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 , 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 , 我就把他捉住——”
其实这种状态非常像养孩子 。 如果你总是忍不住控制孩子 , 可以做做以下尝试:
1、界定价值
高晓松曾在《奇葩说》的一期节目中讲了一件事:
妈妈因为忙着老年合唱团的事情 , 把他的生日忘了 。 他说:“我今年生日 , 妈妈没来 , 我特别高兴 , 她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情 , 我觉得很好 。 ”
育儿纪录者|就是盯着他,盯着他,一天到晚盯着他,毁掉一个孩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