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新冠活病毒,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


北京晚报|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新冠活病毒,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
文章图片
昨天,采访人员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在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该中心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此次从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是首次在实验室外证实在冷链运输特殊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装上存活较长时间,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发生感染,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该发现提示,在防范境外感染者输入的同时,需注意在境外被病毒污染的冷链物品将病毒输入的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介绍,近期,我国有关部门对冷链食品开展了新冠病毒核酸抽检。截至9月15日,全国24个省份报送了298万份检测结果,其中冷链食品及包装样品67万份,从业人员样品124万份,环境样品107万份,仅在22件食品及包装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毒核酸载量较低,此前未曾分离到活病毒。因此,我国市场流通冷链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很低。
【北京晚报|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新冠活病毒,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与此同时,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也很低。中国疾控中心称,现有研究和防控实践显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发现通过摄入食物导致感染的情况。迄今为止,也尚未发现消费者因接触污染的冷链海产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国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仍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监测、消毒等措施,普通公众注意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可以正常购买和食用进口生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