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未能把握的机会:从中法科学交流看康熙皇帝的功与过( 三 )


法国科学院现存档案中的相关会议记录显示:巴黎天文台皇家天文学家卡西尼、天文学家德拉伊尔(PhilippedelaHire)、洪若及其他三位耶稣会士在同一天被邀请到科学院 , 科学院送予他们皇家科学院期刊 , 并告诉他们到中国后应该做哪些观测等等 , 可以看出来华耶稣会士的科学使命 。 1684年 , 洪若、白晋等四人被任命为科学院通讯院士 。 1699年 , 法国科学院有个重要改革 , 一些传教士被任命为科学院通讯院士 , 这些成为院士的传教士有义务为科学院承担一些科学活动 , 等于制定了一个互相交往的机制 。
古籍|未能把握的机会:从中法科学交流看康熙皇帝的功与过
文章图片
路易十四的国王数学家 , 康熙的西学老师
1685年3月3日 , “国王数学家”从法国布雷斯特军港出发 。 从军港出发 , 意味着“国王数学家”的派遣是法国政府的行为 , 由国家来支持 。 “国王数学家”经由暹罗、宁波到北京 , 而此前传教士来华是从里斯本到果阿 , 再到澳门 。 他们这次旅行被几位同船的人写入了日记 , 可以从中了解当时船上的一些活动 。 其中一位神职人员写道:“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六位神父和我们在一起的机会学习天文学 , 他们在中国个个会像南怀仁一样 。 ”那时 , 南怀仁已在钦天监任“皇家天文台台长”——钦天监监正 , 这位神职人员觉得以后六位国王数学家到了北京也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人物 , 与有荣焉 。 这篇日记反映出同时代的人对“国王数学家”的期待 。 船上的时间漫长且无聊 , 为传教士提供了大量互相学习的时间 。 这位神父日记里还写道:这一天(1685年5月8日) , 洪若给我们上一节关于天体的课 , 当他成为大官 , 中国皇帝面前的红人时 , 我将可以说就是他教给了我有关天体周日运动的知识 。 不过 , 尽管洪若的水平很高 , 但是因为当时葡萄牙人已经掌控了在中国的传教活动 , 法国人根本不可能在宫廷里面担任要职 , 因此他的科学才能得不到发挥 。
我在法国找到的一个手稿显示 , 法国传教士沿路一直在进行一些相关观测 , 包括天文学、物理学的观测 。 手稿是由来华的传教士送给科学院的 。 现在出版的《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里面有洪若于1702年、1703年写的一些信 。 在去宫廷前 , 洪若等人在宁波停留数月 , 期间撰写了大量信件 , 通过这些信可以看出他们的交际网络——不少信件发往科学院 , 比如洪若在信中请科学院的人传授智慧 , 让科学院成员详细解释他们所特别需要的 , 并寄送一些示范 , 同时要求科学院为五个人配备通讯员 , 代表科学院指导工作 , 同时在五人遇到困难和疑问时提供意见 。 洪若还说:“在这样的条件下 , 我希望中国科学院会渐渐完善 , 会使你们非常满意 。 ”所谓的中国科学院 , 实际上是由他们这一批传教士组成的一个机构 , 为法国皇家科学院提供一些科学方面相关数据 , 从中可以看出科学院跟来华传教士“国王数学家”之间的一些情况 。 洪若1687年给卡西尼的信里面表达了想要更多天文仪器的意愿 , 后来就有大量的天文仪器寄到宫廷里来 , 现在北京故宫所保留的康熙时代科学仪器 , 很多是当时从法国带来或寄来的 。
古籍|未能把握的机会:从中法科学交流看康熙皇帝的功与过
文章图片
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的《熙朝定案》里的礼部题本讲到 , 浙江巡抚金鋐给皇帝打了一个报告 , 说西洋人洪若等五人由暹罗坐着广东商人王华士的船到了浙江 , 希望到苏杭探望同教的人 , 如肯容留 , 情愿长住内地等等 。 后来康熙就下了谕旨 , 请其中一些懂天文的来北京 。 为此南怀仁极力斡旋 , 功不可没 , 但是还未等到“国王数学家”抵京 , 南怀仁便去世了 。 1688年2月7日 , “国王数学家”来到北京 , 康熙随后在乾清宫召见他们 。 当时的奏疏记载了康熙接见“国王数学家”的一些场景:他们带了30箱礼物 , 包括浑天器、座子、象显器和双合象显器(应该指显微镜)、千里镜等以及6箱“天文经书”、5张西方地理图和一小箱磁石 。 这些礼物都是当时欧洲比较先进的科学仪器 , 其中一件是丹麦天文学家罗默尔(OleR觟mer)发明的仪器 , 在白晋写的《康熙帝传》里有专门记载 , 这位丹麦天文学家是测量光速的第一人 。 康熙皇帝召见五人后 , 留下了白晋、张诚在身边 , 其他三人赴外地传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