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网|建立长效机制 金融扶贫质与量齐升



中金网|建立长效机制 金融扶贫质与量齐升
本文插图

多位业内人士10月14日在银行业保险业助力脱贫攻坚论坛上表示 , 银行业保险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 贫困地区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 同时 , 金融机构重视培育"造血"功能 , 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
加大贫困地区金融支持力度
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介绍 , 截至二季度末 , 全国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21万亿元 。 其中 , 个人、产业和项目精准扶贫贷款在质和量上比2015年都有较大提升 。 同时 , 保险扶贫工作扎实深入推进 , 2016年至2019年 , 保险业累计为9800多万户次贫困户提供风险保障9100多亿元 。
【中金网|建立长效机制 金融扶贫质与量齐升】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 农业银行副行长湛东升介绍 , 今年前三季度 , 该行精准扶贫贷款、深度贫困地区贷款、52个未摘帽县贷款、定点扶贫县贷款增量均大幅超过去年同期 , 83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贷款余额达到1.26万亿元 。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副总裁赵永刚称 , 目前 , 中国太保开展的各类扶贫项目共覆盖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约641.36万人 , 为贫困地区提供总保额2.73万亿元风险保障 。
李均锋强调 , 要持续加大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支持力度 , 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 , 促进信贷有效投放 , 深入推进保险服务 , 做好产品差异化创新 , 倾斜资源配置;努力提高脱贫质量防止返贫 , 围绕剩余贫困人口和边缘人口 , 加大对产业扶贫的信贷支持 , 完善信贷支持与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挂钩机制 , 推动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和健康扶贫 ,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
"输血"转为"造血"
在金融扶贫过程中 , "造血"功能的培育改善了贫困地区的金融生态 , 有利于增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
从银行业机构看 ,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介绍 , 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各自发挥投资、信贷优势和互补作用 , 吸引社会资金持续进入、实现良性循环 , 支持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和扶贫搬迁 , 抗疫期间春耕春种和复工复产 , 把金融扶贫落到实处 。
保险业方面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邢炜介绍 , 各保险机构选派驻村干部、建立基层服务团队 , 奋战在扶贫一线 , 激发内生动力 , 推动贫困地区持续健康发展 。 保险业创新金融组合举措 , 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 创新开展"保险+期货""保险+贷款"等多种服务方式 , 通过金融服务"组合拳" , 提高贫困人口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 帮助龙头企业降低融资门槛 。
多家机构在"输血"扶贫过程中不忘发挥"造血"功能 。 湛东升介绍 , 农业银行先后组织实施消费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专项行动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总裁肖建友表示 , 中国人保通过产业扶贫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 着力解决因灾致贫返贫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