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庆档:类型丰富多元 成绩可圈可点( 二 )

  许宏宇:今年国庆档影片的主题 , 我觉得可以用“回家”这个词概括 , 《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都跟“回家”有关系 , 《夺冠》也是讲家国情怀 。 在疫情之后 , 我们需要这样温暖、励志的影片 。 去年因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表现的是更宏伟阔大的情感;今年因为疫情 , 《一点就到家》和《我和我的家乡》都表达了比较细腻的内心感受 。

  主持人:今年国庆档有什么令您惊喜和符合您预期的地方?您认为存在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饶曙光:令人惊喜的是《我和我的家乡》这部影片受到观众的持续追捧 。 国庆档具有明显的节庆性特征 , 高票房影片具有两个最重要的特性:共情度 , 话题性 。 与去年国庆档相比 , 从供给侧来讲 , 今年新拍摄的影片不足 , 高质量的大片、头部影片相对比较少 , 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

  牧晨:符合预期的是高分电影一定会有更持久的票房动力 。 具体来说 , 《姜子牙》凭借映前的超高热度 , 档期前两天占据单日票房首位 , 但由于观众评分相较于《我和我的家乡》差距明显 , 档期第三天被反超 , 说明口碑依旧是决定票房走势的最关键因素 。

  刘藩:《我和我的家乡》超出我的预期 。 这部影片以喜剧类型为依托 , 以暖心情感为纽带 , 巧妙地表达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题 。 尤其是《最后一课》《神笔马亮》 , 构思精巧 , 将政策性主题融化于笑中带泪的师生情和爱情中 , 提高了影片整体上的艺术性 。

  主持人:您最想再单独拿出来说一说的影片是哪一部?为什么?

  饶曙光:最值得拿出来说的是《我和我的家乡》 。 之前我对这种模式还是心存疑虑的 。 但是这部影片成功地延续了《我和我的祖国》的创作、操作和运作模式 , 并且进一步放大了品牌效应 。 疫情之后 , 观众可能更习惯于看短视频、微电影、网络电影和这种集锦式的电影 , 这部影片贴合了观众心态和欣赏习惯的变化 。

  牧晨:《一点就到家》在10月4日上映 , 虽然单日票房一直处于第四名 , 但从5日至7日 , 由高口碑带动每日票房呈增长趋势 , 且25岁以下观众占比超过4成 , 是国庆档影片中年轻用户占比最高的影片 , 在年轻人中得到了极大的情感共鸣 。 还有《我和我的家乡》 , 之所以能成为国庆档票房冠军 , 依靠的是映前高热度和映后高口碑 。

  许宏宇:我们的《一点就到家》在国庆档里体量较小 , 但我认为这是观众需要的电影 , 它讲的是年轻人现在怎样去寻找自我 , 怎样在新时代获得成功 。 另外 , 年轻人觉得国货好像没有很多好产品 , 但其实是好产品没有被人看见 。 就像我们的电影 , 因为启动晚 , 还没有被更多人看到;电影里的云南咖啡 , 其实很好喝 , 但还没有被更多人喝到 。 希望更多喝过咖啡、看过电影的人继续助力传播 。

  主持人:今年国庆档给予电影创作、宣发等各个环节的启示是什么?

  饶曙光:国庆档影片的票房和品质其实不完全成正比 。 从宣发层面来讲 , 国庆的节假日观影氛围被成功地营造出来 , 观众的节假日观影心理被放大 。 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影片的品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