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国庆期间线下演出超4000场 二三线城市消费需求旺盛
中新网北京10月10日电 (采访人员 应妮)大麦10日发布了《2020演出国庆档观察》 , 对国庆期间的演出行业进行了总结 。 报告显示 , 国庆期间线下专业演出超4000场 , 各类演出供给稳步提升 , 其中音乐节增速最快 , 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加130% , 堪称“史上最强音乐节国庆档” 。
文章图片
大麦发布《2020演出国庆档观察》 , 显示二三线城市演出消费需求看涨 。 大麦供图
总体来看 , 国庆长假期间线下演出回暖 , 用户观演热情高涨 。 音乐节、LiveHouse、戏剧、相声演出全面恢复 , 音乐类演出消费数据表现亮眼;二线及以下城市消费需求格外旺盛 , 票房贡献超预期;市场消费结构“年轻化”趋势明显 , “Z世代”成为国庆档线下演出消费主力军 。
文章图片
大麦发布《2020演出国庆档观察》 , 显示“95后”为音乐节、LIVEHOUSE的主力 。 大麦供图
音乐节、LiveHouse票房翻倍剧场等稳步恢复
在大型演唱会尚未完全恢复之际 , 音乐节和LiveHouse成了热门的休闲娱乐选择 。 数据显示 , 10月1日至10月8日 , 全国大型音乐节共计20余场 , 同比去年同期增加130% , 票房同比去年提升113% , 超六成用户跨城追爱 。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 , 草莓音乐节在北京、成都、哈尔滨三地开唱 , 另外 , 青岛凤凰音乐节、上海国潮音乐嘉年华、成都仙人掌音乐节、苏州乐园森林国际电音节、Forever Young海口音乐节等音乐节也在全国各地热烈开演 。 阵容方面 , 除了有新裤子、痛仰等老牌的音乐节常客 , 李宇春、吴亦凡、李荣浩、张靓颖等流行歌手也在各地的音乐节亮相 。
此外 , 疫情过后 , LiveHouse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 票房增幅也非常可观 。 大麦数据显示 , 10月1日至10月8日 , 全国LiveHouse总场次同比去年增加68% , 票房同比去年增长208% 。
剧场方面 , 今年以来 , 线下演出长期处于停摆状态 。 9月18日 , 文旅部发布通知 , 宣布剧院等演出场所的限制上座率从50%上调至75% , 间隔就坐 , 确保安全距离 。 毫无疑问 , 这一利好的消息极大地提升了国庆期间演出市场的消费力 。
2020年国庆长假期间 , 开心麻花、孟京辉系列话剧、德云社相声大会等都已经在各大剧场开演 。 大麦数据显示 , 国庆长假期间 , 全国剧场演出3400余场 , 同比去年同期增长6% , 其中上海、杭州、南京等长三角城市成为剧场演出票房贡献重镇 。
文章图片
大麦发布《2020演出国庆档观察》 , 显示线下消费力排名前十的城市 , 北京、上海和南京位居前三 。 大麦供图
二三线城市演出消费需求旺盛 “Z世代”成消费主力军
2020年国庆长假期间 , 线下演出消费实力top10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青岛、成都、天津、广州、哈尔滨、无锡 。 从城市分布不难看出 , 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之外 , 南京、杭州等二线城市的消费力也不容小觑 。
【中新网|国庆期间线下演出超4000场 二三线城市消费需求旺盛】从整个线下演出市场来看 , 2020年国庆长假期间二线及以下城市票房占比为57% 。 其中 , 二线及以下城市在音乐节的票房占比为66%;二线及以下城市在Livehouse的票房占比为94% 。
另外 , 在二线城市覆盖率上 , 2020年国庆长假期间 , 音乐节、LiveHouse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0%和80% , 分别覆盖了27个、18个城市 。
从消费侧来看 , 小镇“Z世代”(95后和00后)人群成为了演出消费主力军 。 从整体来看 , “Z世代”国庆期间的消费占比高达35% , 远高于90后、95前用户的26% 。 从演出细分领域来看 , “Z世代”人群更偏爱音乐节、LiveHouse等音乐现场 , 购票用户占比分别达到了43%和51% 。
推荐阅读
- 下饭视频|国庆归来国际粮价还在“疯” 东北秋收形势严峻!
- 中新网|手机黑产猖獗:人均损失过万,90后受害者最多
- 中新网|2020年全国秋冬种种子供应充足 小麦种子价格同比下降
- 中新网|又现猛涨!人民币大幅升值,为啥?影响啥?
- 中新网|报告:疫情下社区商业呈“涨势” 竞争格局加速分化
- 新华社|“双节”期间网联、银联共处理网络支付交易近10万亿元
- 中新网|工信部《能效之星”产品名录(2020)》:海信第一 占比超30%
- 中新网|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今年新增心理咨询相关企业超1.4万家
- 中新网|楼市“花式”打折促销,你买的房子便宜了吗?
- 经济日报|国家税务总局:“十一”期间批发零售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