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火箭产业落地广州南沙 南方航天城轮廓初显

繁荣的珠江三角洲经济 应当更上层楼
珠江三角洲是世界闻名的制造业中心之一 。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 资源、政策、人才和市场机会的聚集 , 让这里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消费产品供应中心 。 珠江三角洲的出产 , 大大改善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 。 也催生了华为、大疆、腾讯这样的世界级民族企业 。
然而 , 熟悉珠三角的人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 , 这里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两个重大要素的缺席 。
第一 , 产业龙头的缺席 。 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缺乏一个挑战工业巅峰和极限的制造业及其代表企业 , 绝大多数是以普通消费品市场为导向 , 这些都成就了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的规模经济 , 但 , 航空航天、重型装备、核技术等方面的产业龙头 , 在广东很难找到 。
第二 , 宇航龙头的缺席 。 广东在卫星应用领域其实行动得相当早 。 包括通信、导航、遥感应用在内 , 有大量国有企业和商业企业涉及其中 。 目前消费市场上的导航应用产品 , 包括手机、导航仪和穿戴设备 , 有相当多是出自广东企业之手 。 广东还云集了一大批从事卫星通信终端关键设备和整机制造的企业 。 但是 , 广东缺少从事火箭、大型卫星等产品制造的“硬核”龙头企业 , 至今没有形成产业闭环 。
宇宙是人类经济和科学发展下一个必然蓝海 ,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 迈向商业航天全生态 , 是历史的必然 。 所缺少的 , 只是破局前的天时、地利、人和 。
广州能不能造火箭?
航天发展 , 动力先行 。 广州作为老工业城市 , 汽车、电子、造船都有很好的基础 。 航空航天制造业的缺失 , 是计划经济体系下国家对各省分工安排不同所致 。
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安排下 。 形成了北京和上海作为火箭总体单位所在地、陕西作为火箭发动机研发中心 , 酒泉、西昌、太原作为发射中心的基本格局 。 还有一批配套企业分布在各省市 。 但是 , 广东却一直与火箭无缘 。
在传统上 , 火箭是充满计划经济色彩的产品 。 市场经济先锋的广州 , 是不是能够在商业航天时代 , 把它造出来?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 , 是有必要证明自己可以造火箭的 。 近几十年来 , 以广州为中心 , 在周边城市中培育起了服务于出口经济的发达制造业集群 。 但是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 国际市场的形势变化意味着 , 广东经济从出口导向转向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必然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 , 让广东经济的转型有了更加明确的理论指导 。
在人类已经创造的诸多产业领域当中 , 宇航技术的引领作用最为显著 。 虽然航天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远不如消费电子和互联网服务 , 但它的技术牵引作用却极其显著 , 可以强制性激发配套企业的创新能力、极限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 火箭技术对机械、电子、化工等领域的产业水平提升效应非常显著 。 任何火箭成功之后 , 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宣传 , 自己的产品属于宇航级品质 , 这意味着比一般的同类产品的高可靠性等优势 。
因此 , 广州经济圈是不是可以通过火箭制造业的有无 , 来证明自己依然是产业先锋?这个证明机会 , 将出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什么地方?
航天|火箭产业落地广州南沙 南方航天城轮廓初显
图片

2014至2019年 , 南沙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注册企业年均增长71.4%;累计引进172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 。
南沙区的后发优势
如果我们提及一个叫做南沙的行政区 , 多数人会立刻想到南海南端的三沙市 。 但确实 , 在广州市区不远 , 还有一个南沙区 。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中 , 南沙区的知名度很低 , 远不如佛山、东莞和顺德 。 如果仅仅从经济指标来比较 , 南沙也确实落后于自己周边的几个行政区 。 其实从地图上看 , 南沙区正好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位置 。 它的西北方向紧邻制造业重镇番禺区 , 西面则是以粤菜发源地而著称的顺德区 , 隔海相望的就是深圳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