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外媒分析:后新冠时代的城市应该什么样?
:原题为_新华社|外媒分析:后新冠时代的城市应该什么样?。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新媒体专电 西班牙每日新闻网站9月21日刊登文章指出 , 紧凑而人口密集的城市在各种大流行病中是特别脆弱的地方 , 文章对改善城市空间提出了一些建议 。 现将文章摘编如下:
新冠病毒大流行对城市并不友好 。 尤其是对那些密度更大的城市 。 在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早期 , 可以观察到它如何在武汉、米兰、马德里或纽约等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以特定的速度和规模传播 。 似乎存在这样一种普遍观念 , 那就是紧凑而人口密集的城市在各种大流行病中是特别脆弱的地方 。
本文想指出的是 , 我们认为紧凑的城市地区不仅可以有效地抵抗病毒的传播 , 还可以确保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平和环境健康 。 当然 , 城市紧凑的模式必须进行一些调整以实现上述目标 。
新冠大流行的附带影响之一是引发了城市规划中关于紧凑型发展模式与分散模式的长期辩论 。 这场辩论集中在两种模式哪种更具优势上:高效土地利用推动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VS分散式发展模式 。
在当前情况下 , 后者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 。 它促进了低住宅密度、住宅与商业区域之间的用途分隔以及私人交通的发展 。 这样一来 , 在大流行蔓延的情况下 , 它可以被视为较低的风险模型: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较少、房屋倾向于较大、绿色区域较多(可以更好地忍受禁足) 。 实际上 , 在纽约或马德里等城市的郊区 , 近几个月房屋销售出现了增长 , 这表明人们正在向郊区转移 。
就紧凑模式而言 , 其中最大的特征是密度高 , 这被社会各界视为流行病学上的风险 。 但是 , 为了了解传染病和紧凑的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尚未被研究过) , 有必要进行两个澄清 。
首先 , 人口密度高是能够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的条件 , 包括多种交通选项、住房、卫生设施以及便利设施和各种服务 , 如购物中心、公共场所、公园、文化机构等 。 人口密集高使商店、饭店和专门的保健服务等其他活动更为多样化 。 此外 , 密度高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碳排量较低的方式出行 , 这对居民健康也很重要 。 尽管高密度确实会使人们更紧密的接触 , 可能导致病毒传播的加速 , 但这样的城市往往也会提供专用的基础设施并拥有更高的应对危机的能力 。
第二 , 必须分别考虑紧凑型发展模式和社会结构因素 。 事实上 , 流行病传染的动力还与人们接触传染的方式有关 , 而这又与人们的工作类型、出行方式、工作场所、开放空间的使用等密切相关 。 最近一项关于病毒与美国人口密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 , 人口规模大的城市地区的人口感染率和死亡率较高 , 人口密度却不会产生这样的正比 。 换句话说 , 将两个人口相同的城市地区(即800万居民)进行比较 , 发展较为紧凑的城市地区的新冠感染率并不比分散发展的城市地区高 。 其中的原因在于 , 大都市是吸引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旅游、商业和一般人群的中心 , 所以它们是病毒传染水平较高的地方 。 但是 , 总体而言 , 密集发展模式的地方可以更好地获得专门和优质的卫生服务 。
除辩论之外 , 当前时刻要求我们进一步思考改善城市空间的方法 , 以便更好地克服眼下的危机和其他同样重大的危机(例如现有的城市不平等危机) 。 支持紧凑型模式的专家纷纷强调改善城市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 例如扩大开放空间以减少城市公园的流量、重新规划阳台、在建筑设计中容纳更多开放空间等 。 不过 , 针对紧凑型城市的讨论应当进一步扩大 , 集中到这种模式的不均衡性上 。 例如 , 截至目前所做的分析表明 , 在马德里或纽约等城市 , 新冠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人们较少使用替代公交系统(例如自行车或步行通道)的地方、公园等休闲场所较少的地方以及进行远程工作可能性较小、收入较低、并且会集中大量移民和少数族裔群体的地方 。
推荐阅读
- 歼-20|比歼-20进展还快?不声不响已经装备上百架,外媒:瞒过了所有人
- 新华社|新冠检测慢 美政府拿实验室经费开刀
- 券商|A股证券分析师的三岔口
- 艾诺|原神:10月20号角色卡池分析!别盲目,普通玩家一定要小心坑!
- 新华社新闻像科幻小说!望远镜捕捉到黑洞“吞噬”恒星罕见画面
- 新华社|日媒:日本社会正适应“与疫情共存” 经济活动逐步回归正常
- 新华社|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在人体皮肤上存活9个小时
- 大桥|该抓!11人竟跑到港珠澳大桥的桥墩上垂钓
- 双十一|攒机不难!2020双十一硬件7件套选购指南(附价格走势分析)
- 新华社|研究发现:26种常与人接触的动物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