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社区民警刘立文:站好最后一天岗,是与从警人生道别的最好方式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社区民警刘立文:站好最后一天岗 , 是与从警人生道别的最好方式
许多人把这个国庆过成了春节 , 虽说长假已近尾声 , 外面依旧熙熙攘攘 。 刘立文穿上警服 , 一手轻抚过肩章 , 立了正、收了肩、正了正帽檐 , 隔着铺天盖地的热闹直视警容镜里的自己 。
明天 , 他就要同这个工作了二十七年的警营告别了 。
没有特警威风 , 不似刑警神勇 , 作为“家长里短”见证者 , 社区民警反复咀嚼的是许多日常、几分平淡 。防盗贼、治群租、反诈骗、解疑难……这些年刘立文处理过数不清的“一地鸡毛” 。 他把自己这“一亩三分地”打理得有声有色 , 在居民们眼里 , 他的用心、能力和风采可不输马天民 。
“警营鲁班”:小发明保社区无贼
一早 , 刘立文提着一小罐润滑油来到幸福村小区门口 , 最后一次为这扇陪伴自己23年的旋转铁门“活络筋骨” 。
东方网|社区民警刘立文:站好最后一天岗,是与从警人生道别的最好方式
本文插图

1995年 , 刘立文由巡警转至社区民警岗位 , 辖区内的幸福村小区自行车失窃案频发 , 居民们常对他发牢骚 。“当时平均每周会偷掉一二辆自行车 ,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刘立文有些发愁 。 幸福村小区当时共有6个出入口 , 由于物业管理收费较低等原因 , 在每个出入口都安排保安的方案难以实施 , 但要是关闭几个出入口 , 又会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
一天 , 他带儿子参加朋友婚宴 , 看到儿子特别喜欢玩饭店的旋转门 , 还差点被卡住 。 他灵光一现:“如果将这种门用在居民区 , 是不是可以阻止窃贼把大件物品运出小区?” 想到这儿 , 刘立文顾不上吃饭 , 兴冲冲地在餐巾纸上画起了草图 。 早年干过模具工的他拿出看家本领 , 连夜做出模型 , 确定可行后又通过共建单位协调材料 , 以降低生产成本 。
1997年 , 上海虹口区欧阳路街道诞生了第一扇四叶式小区防范旋转门 。 几天后 , 一个偷了大包财物的窃贼在出幸福村小区时被旋转门牢牢卡住 。 旋转门的效果立竿见影 , 街道很快在各小区安装了近300扇这样的旋转门 。 与此同时 , 刘立文还提出了实行车辆进出发牌制度、形成封闭式新型社区的方案 , 这一方案的实施让辖区非机动车失窃率下降了8成以上 。
刘立文的发明被上海市公安局授予“防范创造发明奖” , 并在全市进行推广 , “警营鲁班”的创造发明之路也就此拉开序幕 。
东方网|社区民警刘立文:站好最后一天岗,是与从警人生道别的最好方式
本文插图

自行车运不出去 , 窃贼又将目光转移到电动车的电瓶上 。小区里电瓶频频丢失 , 刘立文干脆去修车摊“取经” , 询问有什么好的防盗方法 。 “市面上的电动车有三种放置电瓶的方式 , 第一种是放在电动车底盘上 , 这类车的电瓶不易被偷;另两种是安装在电动车的横梁和车尾 , 很容易被盗 。 ” 刘立文从修车师傅那学到了“专业知识” , 马不停蹄地开始新的发明创造 。
他借来一辆电动车 , 在放置电瓶的插槽处划出两个凹槽 , 再用环形铁链将电瓶锁在车上 , 达到增加犯罪时间和成本的目的 , 使窃贼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易偷走电瓶 。 电瓶防盗装置发明出来后 , 他又争取到共建单位的支持 , 获得一批电瓶锁的制作经费 , 居民们一分钱没花就解决了电瓶被盗的隐患 。
看似不起眼的防盗发明拉近了刘立文与居民的距离 。 看着辖区内盗窃案越来越少 , 治安防范越来越有效 , 刘立文很高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
这些年 , 刘立文陆续推出的小发明多达10余种 , 而他走遍的18个居委会和所辖居民 , 都对这个“警营发明家”连连称赞 。
热心“战友”:警民携手共建平安
告别了旋转铁门 , 刘立文来到工作十年的紫荆花园小区 。 刚好有居民在闲聊 , 看到刘立文进小区 , 有人围了上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