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亮和姜维的关系有三大疑团 正史和演绎都不能自圆其说


常胜将军赵子龙 , 平生几乎未逢一败 , 但是在姜维那里却没占到什么便宜 , 这主要是因为赵云年老而姜维年轻 , 而且姜维还很不厚道地埋伏了马遵、梁虔帮忙 , 三个打一个 , 赵云这才冲开条路跑掉了 。 但是能跟赵云打个旗鼓相当 , 可见姜维的武功也是相当高强的 。 而且一向很少夸奖别人的赵云难得地当着诸葛亮夸奖姜维枪法——以上都是《三国演义》的说法 。
三国|诸葛亮和姜维的关系有三大疑团 正史和演绎都不能自圆其说
本文插图

在罗贯中眼里 , 姜维是诸葛亮的嫡系传人兼伐魏大业接班人;但是在《三国志》作者陈寿眼里 , 姜维只是“粗通文武”而又“玩众黩旅” 。 我们可以说从蜀国投降到曹魏或者司马家的陈寿写史书有失公允 , 也可能跟姜维有过节 , 所以要故意抹黑他 。 但是无论取材于真实史料并加以演绎的《三国演义》 , 还是看似一本正经的《三国志》 , 对诸葛亮与姜维关系的描写或者记录 , 都存在三个疑团 , 而且同一本书里也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 因为这两本书记载大体一致 , 笔者就不需要一一注明出处了 。
三国|诸葛亮和姜维的关系有三大疑团 正史和演绎都不能自圆其说
本文插图


二十七的姜维一投降 , 马上就被任命为仓曹掾、奉义将军 , 而且被封为当阳亭侯 , 而须发皆白的赵云直到建兴元年刘禅继位 , 蜀汉文武官员“普调一级” , 才当上了为中护军、征南将军 , 封了个永昌亭侯 。 而姜维一个毛头小伙子 , 寸功未立 , 一下子就跟为刘备两代出生入死数十年的赵云一样待遇 , 足可以证明在诸葛亮心目中 , 姜维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垂暮之年的赵云的 。
三国|诸葛亮和姜维的关系有三大疑团 正史和演绎都不能自圆其说
本文插图

可是等姜维在诸葛亮手下干了一段时间 , 官职反倒升不上去了 , 诸葛亮去世的时候 , 姜维已经三十三岁了 , 比刚出山的诸葛亮还大五岁 , 但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第一顺位是费祎 , 第二顺位是蒋琬 , 不但没杨仪魏延啥事 , 连姜维的名字提也没提 。 刘禅真正独揽军政大权之后 , 也是遵照诸葛亮遗嘱任命蒋琬为丞相、大将军 , 录尚书事;费祎为尚书令 , 同理丞相事;吴懿为车骑将军 , 假节督汉中;姜维只得到了一个杂号的辅汉将军 。
三国|诸葛亮和姜维的关系有三大疑团 正史和演绎都不能自圆其说
本文插图


很多资料表明 , 诸葛亮是把姜维当做入室弟子来看待的 , 什么木牛流马、八阵图、连弩法 , 诸葛亮会的姜维都会了 , 这些技能 , 诸葛亮甚至都没传给儿子和孙子 。 姜维在后来的与曹魏和司马家作战的时候 , 八阵图都诸葛亮的“专利产品”都用上了 , 但是却从没见姜维使过诸葛亮最拿手的“呼风唤雨”、“驱六丁六甲之法” 。 这是诸葛亮“猫教老虎”留了一手 , 还是那些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超能力” , 诸葛亮自己也不会?
【三国|诸葛亮和姜维的关系有三大疑团 正史和演绎都不能自圆其说】三国|诸葛亮和姜维的关系有三大疑团 正史和演绎都不能自圆其说
本文插图

在蒋琬费祎等老领导去世后 , 姜维俨然成了蜀汉政权第一号人物 , 宦官黄皓弄权 , 姜维想把他杀掉 , 连刘禅也得轻声细语向姜维求情 。 因为姜维那时候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将军了 , 对刘禅的话也是可听可不听 。
诸葛亮六出祁山 , 几乎可以说是一次也没打赢 , 但是因为做事谨慎 , 也没有遭遇毁灭性打击;而姜维九次北伐 , 每次都是带着满脑袋包被人打回来 。 所以陈寿才说“姜维粗有文武 , 志立功名 , 而玩众黩旅 , 明断不周 , 终致陨毙 。 《老子》有云: 治大国者犹烹小鲜 。况于区区蕞尔 , 而可屡扰乎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