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得简单|谁的能力更强?,桓温与刘裕两位东晋权臣

桓温和刘裕 , 两人都是东晋的权臣 , 两人都是靠巨大的军功登上权力巅峰 , 两人都有谋朝篡位的打算 , 不同的是 , 桓温篡位失败了 , 而刘裕成功了 , 顺利地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 为何会有如此差别?
1.两人对朝廷的控制力不同 , 每次战争能调动的兵力不同
桓温在西征和北伐时 , 还没有取得对中央政权的控制 , 朝廷对桓温的北伐 , 不但不支持 , 还总是阻挠 。
桓温只能从他控制的荆州等地区抽调兵力 , 桓温的第一次北伐只有四万人 , 第三次北伐也只有五万人 , 兵力不足成为制约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
又得简单|谁的能力更强?,桓温与刘裕两位东晋权臣
文章图片
而刘裕凭借京口起兵成功地将篡位的桓玄杀死 , 以再造大晋的巨大功劳一跃成为把持中央的权臣 。
所以刘裕的每次出征 , 可以调集东晋的所有兵力 , 刘裕的两次北伐 , 每次都调动了十几万大军 , 兵力的充足是刘裕北伐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 。
2.两人的军事才能有差别
桓温的军事才能只是中上水平 , 他用兵过于持重 , 不敢弄险 , 并且临阵指挥的水平没达到一流水准 。
桓温指挥的几次主要战役 , 都暴露了他过于谨慎的特点 。 西征成汉时 , 桓温已经攻到成都 , 因为成汉军攻势太猛 , 他居然怂了想退兵 , 只是由于号令官的失误发出进攻的信号 , 才使得这次西征没有失败 。
又得简单|谁的能力更强?,桓温与刘裕两位东晋权臣
文章图片
桓温
桓温的第一次和第三次北伐 , 同样暴露了他在战场上不够果决的特点 。 这两次北伐都是开始进展顺利 , 晋军一路势如破竹打到敌人的都城下 , 按理说桓温劳师袭远 , 利在速战速决 , 他应该趁着连胜的势头 , 士气高涨的时候猛攻敌人的都城 。
桓温第一次北伐时 , 王猛都跑到桓温的大营里给了建议:“您一路胜利 , 现在离长安城已经近在咫尺 , 却不敢渡过灞水与敌军决战 , 老百姓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 所以都不敢来支持你 。 ”
桓温虽然很欣赏王猛 , 但是他过于谨慎 , 不敢采用王猛的计策 , 还是想采取步步为营的稳妥策略 , 结果导致后来粮道被断而被迫撤军 。
桓温的第三次北伐 , 谋士郗超献上了两条计策 , 一条是率全军直扑前燕都城邺城 , 另一条是率大军掩护漕运 , 保证粮道的安全 , 存储粮食 , 等待来年夏天再进攻 。
如果按照郗超的这两条计策 , 晋军获胜还是有把握的 。 但是桓温偏偏拒绝了这两个计策 , 不敢进攻邺城 , 也没有派兵保护粮道 , 最后被慕容德断了粮道 , 仓皇撤兵 。
反观刘裕则展现出一流军事家的水准 , 他对战局的把握 , 临场的指挥调节 , 都达到一流的水平 。
刘裕第一次北伐 , 在临朐城下与南燕主力决战时 , 双方打得难解难分 , 关键时刻刘裕调整战术 , 采纳了胡藩的建议 , 派兵攻下临朐城 , 彻底扭转了局面 。
之后后秦曾经派人恐吓刘裕 , 说他们已经派了十万援军准备援救南燕 , 让刘裕赶紧退兵 。
刘裕却笑着对后秦的使者说我正准备收拾你们呢 , 现在你们自投罗网是再好不过了 。
刘裕的手下认为此时不应该得罪后秦 , 要避免两线作战 。 刘裕笑着解释说 , 兵不厌诈 , 如果后秦真的要援助南燕 , 又怎么会通知我呢?
刘裕对战局的洞察力 , 令人叹服 , 他的临场应变能力也让人叹为观止 。
刘裕的第二次北伐 , 为了警告北魏军队 , 他根据当时战场情况 , 背靠黄河摆了却月阵大破北魏军 。 却月阵在历史上的使用只有这一次 , 是刘裕根据当时战场的情况布下的阵势 , 显示出刘裕高超的应变能力和临场指挥能力 。
3.两人的对手实力有差别
桓温的几次战役 , 除了成汉国实力比较弱 , 其他的几个对手都比较强劲 , 比如第一次北伐时 , 他的对手是前秦开国皇帝苻健 , 此时的前秦帝国正是国力蒸蒸日上之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