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北京公务员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二 )
上午考行测
我行测做的太快了,实际上不是快,是我怕时间不够,很多题都没有认真读,尤其是我擅长的言语理解,我现在追悔莫及。
记得行测我做完所有题 涂完答题卡 还有5分钟的时间,我那5分钟就感觉我之前做题太追求速度了,我甚至感觉我都没有读题我直接看的选项,看哪个顺眼哪个就选,我真的是来走形式的,我是在应付我自己 ,自我欺骗 。
———————————————————
2019.12.08下午7点
行测答案和真题 机构里就有了考生回忆版
可以估分
我当时就觉得自己没戏了,也没估分
后来姐姐建议我估一下分数
起码心里也有个底
行测估分很低 当时我就知道结果了 肯定没戏啊
只求申论分数高点
但是申论大家都差不多的吧 我也不懂
申论我只听了一节课 我在考场上也是自由发挥 因为之前也没准备 就按照文科生的答题套路(我自己瞎写的)写了申论,反正题做完了
————————————————————
反思 :我当时考虑的太少 状态太差了
吃不到葡萄还说葡萄酸的碎碎念:我听有人说京考简单或者难度不大 可能是相对于国考或者其他公务员考试来说的吧,我只参加过京考 我没有话语权 我只是觉得如果自身能力是一部分 顺利上岸成为公务员 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吧。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吧。北京的几个远郊区的公务员分数线都很高
对于我来说很高
2019京考改革 区级和乡镇分开了
很多大神为了求稳报了乡镇的岗位
远郊区 例如 密云 怀柔的分数线都到了135+
有朋友报了密云的岗位说
他们进面第一名153
我???
我觉得很难 分数线越来越高
以后还是理性一点吧
况且考上了也买不起房 生活太难了 还不如选择更安逸的生活
以上是我的丧回答
一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
(难道所有的葡萄都真的是甜的吗?)
只是以为葡萄甜罢了
■网友的回复
国考进入北京城区某庞大公务员组织,没有入职的时候会被亲朋好友认为是天之骄子,自己不免也会被吹捧的略微膨胀。入职以后,分有宿舍,早午餐不用愁,工资有种纯赚的感觉。但是,日子久了,考虑到今后实际生活问题,做为外省来的新北京人,压力是有的,这种压力最大的委屈就来自父母根本想象不到你的处境,仍然沉浸在考上公务员的荣耀之中,还有对体制的旧幻想。
冷暖自知吧
■网友的回复
准备公考的时间不长不短,现在京考和部委事业单位都已成功上岸,来分享下过来人的经验心得。(最后二选一时选择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职位和兴趣更匹配,嘻嘻)
先说下本人情况,毕业后的计划是在京定居,听说进京政策里硕士以上应届毕业生最好解决户口,感觉自己这个水平也进不了啥能解决户口的大央企大国企,因此想通过考公来解决北京户口(目测这个难度最小……)
从读研开始目标一直比较明确,没把精力放在考博和找工作上,研二在大厂实习了大半年,其他时间除了玩,注意力都在公考上,研一开始搜集考公信息,比如选择机构的参考用书、熟悉考试题型和范围、了解岗位限制条件(国考京考的文科岗位大部分要求中共党员,要在意入党的事)、和上岸的学姐交流经验等等,研二阶段主要是做一些模块题目,自己数学太差不想算数,数字运算和资料分析这块练习时还是比较偷懒的,到了研三真正备考时才算开始建立知识体系和做套题计算时间不停练习,当然申论也是快考试时才做真题,备考时间是7月份到11月份,平均每天学习六七个小时吧。
啰嗦了那么多,下面进入正题,我的经验分享总共分为笔试和面试两大部分,如果你是裸考行测就能75+的大神请立即撤退,我的经验适用于已经有所了解公考但是还比较迷茫的小伙伴。
一.行测拦路虎之时间问题
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练习,是很难在120分钟内做完行测130或者135道题的,所以练习的意义就在于有限的时间比裸考的人做对更多的题。
1. 模块练习时言语理解一定要掌握速读技巧。
看一些机构老师的讲解就可以学会怎么判断关键词(逻辑转折词那些),文段的哪些位置会出现关键句,在学会这些技巧之后,一段200多字的文段是绝对不需要逐字阅读的,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段十几秒,再思考四个选项二十几秒,很多主旨理解题不到半分钟就可以秒杀了,就算剩下的少量细节理解、排序题时间稍微长一些,整个言语理解也可以控制在25分钟-35分钟之内了。
以下列这道题为例
基础数学是一门对天赋要求极高的学科,它的高度抽象性让不具备这种天赋的人望而生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数学选择了它的追随者,而非相反。加之数学是一门完全依赖于人自身最纯粹的大脑机能进行探索的学科,这使得一流的数学研究介乎学问和艺术创造之间,总是在“灵感乍现”的时刻产生突破。因此,数学家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职业,其成就几乎完全仰仗天赋和灵感的偶然眷顾。另一方面,对具有数学才能的人来说,现代社会几乎充满了机会的诱惑,金融、计算机、互联网,都是比数学研究更赚钱的行业。
这段文字意在:
A.说明天赋对于数学研究的意义
B.强调基础数学发展面临的困境
C.解释数学家可遇不可求的现象
D.探讨基础数学研究的本质规律
我的做题思路:先扫一眼,又是主旨理解题,然后回到文本,一定不要细读!一定不要细读!一定不要细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话题是基础数学,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面那句,再看“因此”(关键词)后面那句,这道题就可以直接秒杀C了。当然还可以使用主题法,该文本后半段反复强调数学家、有数学才能的人,选项中只有C主语是数学家。
这道题比较简单,主要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思路模拟来告诉大家如何走出言语理解的字数坑。
2.模块练习时判断推理一定要掌握题目考点。
判断推理的题量同样很大,分为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推理,和图形推理四种题型,我是在掌握全每个部分的考点之后才把速度真正提上去。
比如做定义判断题型时,注意到题干释义的信息点后,只有掌握出题人喜欢设置的选项陷阱后(主题范围更大,逻辑顺序颠倒等等),才能快速选出最符合定义的正确选项,因为经过大量的练习后你会发现,错误的选项总是那么的不出人意料;做类比推理,要掌握常考的所有词语关系(因果,前后,物理化学变化等等),才能快速找出最像的那一对;逻辑推理同理,要掌握全削弱的方法、加强的方法、搭桥的方法等,并且给这些方法的力度排个序,例如削弱方法中否定论点的削弱一般力度最强,如果选项中有,那就要优先选它,没有再选其次;图形推理我自己结合真题模拟题总结出了一些考点范围,自己整理出这么一个大致范围,记在脑子里,考试时联系考点发现规律的速度会更快。
我把自己整理的图形推理考点放出来,大家可以这种整理思路,把真题中常考的考点标注出来:
总之,我个人还是觉得判断推理这一块出题人是有意识地在按照考点出题,没有言语理解那么轻松,还是要在考试前多学考点、多练习打好基础,才能正确率又高速度又快,我一般用时是35分钟。
3.模块练习时资料分析一定要学会结合选项找答案。
资料分析是我全卷最开始做的部分,我觉得刚考试时自己状态最好,而且时间上也没有压迫感,可以保证自己出错率更低,在时间上我给资料分析分配了28分钟。由于我是对数字不敏感的人,在这一部分复习时我看了很多题型公式和高手解题方法,比如怎么快速运算,怎么运用变形公式,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去学习的,因为不会解题方法的话你很可能连题目都读不懂,在纠结题目用意和找数据上耗费大量时间。
在学习了基本公式和基本概念后,我也遇到了一段时间瓶颈期,后来我尝试着结合选项去猜答案才慢慢把速度从35分钟提高到了28分钟左右,很多比较简单的题目列式列到一半就大概猜出了答案。资料分析练习时也可以把自己粗心导致的错误记录到本子上,定期总结避免下次再犯,比如注意排除表格中的累计数,看清楚日均月均年均等等。
资料分析这部分的题目是有难有易的,在保证简单的题目又快又对的基础上试着调整心态花点时间攻克难题,就能把分数提上去。
二.行测必胜之抢分大战
1.平时没积累好的题目不要恋战,不会的题很难做对。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常识题和言语理解的词语填空题,这两部分是靠积累和语感得分,会就会,不会就是不会。事实上,130道题目的100分总分决定了行测每个模块的分值不同,据说不同地区或者不同年份的试卷模块分值各不相同,但无论怎样计算,常识都是0.5分一题,所以不会的常识问题和词语填空题抓紧时间选出来一个选项就好,多花费时间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我曾经看过一个大神的做题方法是常识全选b,当然这样做有点极端了,但也正说明要做对更多分值高的题目。
2.行测试卷做题顺序很重要,找出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我之前提到会先做资料分析,然后再重头戏言语和判断推理,常识快选之后会根据剩余时间做些拿手的数学运算题,因为我的数学运算学了还是做得很慢,这样我就能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减少分数上的损失。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可以试着在做套卷时改变做题顺序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3.想要进入面试,保行测很重要。为什么我一直在说行测的做题方法呢,因为我赞同“申论是门玄学”这句话,申论复习的棘手之处就在于不知道正确答案,从来没有官方答案泄露出来,因此即使你日日学申论,在考试那天也未必会有收获,可能你觉得自己的申论下笔如有神,出分一看50分,可能你觉得自己的申论书写晦涩艰难,出分一看70分。在这种情况下,行测成绩是保底基础,申论不能雪中送炭,只能锦上添花。
三.面试之脱颖而出
面试是整个公考的最后一步了,往往都是三选一甚至五选一,如何取得比竞争对手更好的分数,是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两次面试都是第一,以下就是我的一些经验分享,供大家进一步思考面试本质。
(1) 调整面试中的身份感
进入到面试环节的考生都会很努力,或多或少进行了很系统的学习,掌握了大量的答题套路,特别是因为今年疫情的原因,每个人面试的准备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但其实准备的越充分,越容易把自己带入到应试面试的环境里去。很多面试辅导机构在培训时都会布置一个模拟面试考场,让你以考生的身份进行答题,于是,在你的思维里,自己就是一个答题的考生,于考官来说处于自己命运被支配的弱势地位。
这是错的,面试已经不是笔试了,正确的是要把面试当成一个向考官展示自我的机会,你与考官是可以平等交流和对话的,对,就是像你和老师聊天那种感觉。我在想通这一点后,就完全敢于和考官对视甚至眼神交流,很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答题中也加入了“各位考官,我反而觉得”这种具有交流感的语言,主考官这时也有了动静,接受到我的信号后还会点头表达赞同。
(2) 素材积累靠新闻
辅导机构的面试答案有用,但是同样的题目想比别人多答创新点,就要在准备过程中有意识的找出和辅导机构答案不同的点。拿我自己举例吧,因为准备的是北京公务员考试,我就把北京这一年的主要时事和政策文件进行了梳理,找出了北京具有地方特色的政务服务项目,基础建设工程,改善民生事项,并整理成可以使用的例子,好在大首都的例子真多……这样在答题的过程中,特别是针对现象分析题,组织管理题,活动策划题,除了答一些套路的东西,就可以说“拿我们北京市的XXX来说,这就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我记得我说完这句,有个一直低头的考官抬起了头。这种贴合题目,又有本地特色的事例很能引起考官的兴趣,大家可以在面试准备过程中从新闻稿件或者政府网站上积累真实发生的事例。
【考北京公务员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3) 注重面试时的气质
有人说从进门考官看你的第一眼就已经给你分档了,决定你是70分还是80分。而我今天想说不是衣着,坐姿,礼仪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我想说的是在面试之前需要给你自己想出来一个气质或者人设,这要结合自己平时的性格特点和答题风格,想想你是青春的?还是沉稳的?还是活泼的?犀利的?不管是哪一种,都要尽量在面试时表现出自己这种很鲜明的气质特质,气质特质主要的是通过声音和语言表达来呈现,所以确定好自己气质风格后,可以多加练习找到合适的音量音色说话节奏,多加练习语言表达方式,这个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气质是统一的一定会让考官对你留下印象。
总体来说,面试还是一个形式大于内容的考核,已经不是笔试时那种和一张试卷搏斗的感觉了,练习时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流畅自然、精神高昂、思路清晰、有创新点的交流目标。
推荐阅读
- 啥时候你会有“中国真是好大啊。”的感觉
- 25岁前离婚是怎么样一种体验
- 本人女22岁,身高168长相7.5分,本科毕业月薪5000,家里有车有房(普通家庭),择偶标准是怎么样?
- 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嫁不只是独生子女的悲哀!家有二胎,却不能远嫁,也不能去外地工作,是怎么样一种体验
- 175以上且有点胖的女生可以怎么样穿衣股呢
- 怎么样快速有效的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 从北京出发一天到两天时间乘火车或飞机都有啥好玩的地方
- 怎么样治愈选择纠结症
- 怎么样找到锻炼而又不损害身体的界限
- 怎么样正确看待已婚后与异性朋友聊天不避讳私密话题,不避讳时间和频率这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