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豆瓣9.2!中国有这样的“港片”,我真的很自豪( 四 )


比如奉俊昊 , 从出道起他的所有电影作品都是亲自编写剧本 , 一部《汉江怪物》的剧本他可以雕琢3年 , 而其《杀人回忆》、《母亲》、《寄生虫》等作品在体现导演功力的同时 , 也彰显了其编剧才华 。
正因为对编剧这一职能的重视 , 韩国才能拍出那么有生活气的韩剧 , 能拍出那么多直戳社会黑暗面的好电影 。
05、
放眼内地 , 目前编剧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根据制片方构建的大纲将剧本成型 , 自己可发挥的空间寥寥 , 地位自然也不言而喻 。
影视剧也不再犀利取材、独立思考 , 而是越来越“取巧” , 一味地迎合市场 , 观众爱看什么 , 故事里就加入什么 。
比如在近几年大热的都市剧《欢乐颂》、《都挺好》、《安家》中 , 你都能看到旧时代家庭重男轻女的情节设计 , 虽然能靠着剧情冲突拉动收视率 , 但从电视剧和编剧行业的发展角度看 , 极不良性 。
十三郎这种宁死不肯向世俗妥协的编剧精神 , 似乎仍是“死路一条” , 要想活下去 , 就得“媚俗” 。

其实在上世纪 , 内地编剧的地位和话语权还是值得肯定的 。
如果翻看那时候的华语佳片 , 会发现一个共同特点——不少作品都是改编自小说 , 且小说作者本人会亲自进组参与编剧 。
比如莫言、刘恒、王朔、刘震云的一系列小说 , 他们的原著小说保证了电影讲好故事的基础 , 拍摄时他们亲任编剧也确保了电影剧情不脱离原著精神 , 导演只需负责影像化即可 。
【电影|豆瓣9.2!中国有这样的“港片”,我真的很自豪】当然合作的导演也足够尊重、认可、倚重他们 , 他们也能和导演互相成就 , 最终共同造就华语影坛的辉煌 。
可惜随着这代作家老去 , 编剧行业的困局就暴露无遗 。
张艺谋近年来也频频被质疑“讲不好故事” , 在去年的平遥电影展上他也谈到了这一话题 , 清醒地表示当下中国电影市场最大问题是缺少好编剧 , “没有好剧本 , 根本无法动手” 。
如今演艺圈依旧盛行将热门小说IP影视化 , 乍看之下是优良传统 , 但掌控这一切的已经变成了商业资本 , 编剧和演员都是提线木偶 , 小说原作者面对着生产流水线也只能无奈观望 , 寄希望于资本“用点心” 。

比如紫金陈被问到如何看待自己的小说被改编 , 他这样回答:我的小说只是毛坯房 , 现在人家如何装修我说了不算 。
比如我们熟悉的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 , 他们的《鬼吹灯》和《盗墓笔记》都被拿去拍成了电影 , 可是他们在拍摄中的话语权几乎为零 , 最终造成两个IP诞生出的作品良莠不齐 。
还有刘慈欣 , 科幻界绝对的大牛 , 可是他的小说卖给了电影公司 , 他本人也只能干看着别人“糟践” , 一部《三体》拍成电影彻底被毁 , 都没和观众见面就胎死腹中 。 最后网飞找到了刘慈欣去拍《三体》剧集 , 大刘好歹在外国人那里找回了创作者的尊严 。
说了这么多 , 其实要提高编剧的地位就两点 , 一是涨薪 , 二是给予足够的话语权 。

只是这两项权力不是心平气和谈出来的 , 而是得靠拳头、靠呐喊 , 靠无数像南海十三郎这样的血肉之躯抗争得来的 。
谁愿意做那个吃螃蟹的人?谁愿意做那个出力不讨好的人?谁愿意丢掉笔真正站出来发声?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 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
最后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 , 皮哥希望中国的编剧像中国的导演和主演一样被人记住 , 对那些还在默默码字的编剧们说一声:辛苦啦!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