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问题|观察家|阿联酋、巴林与以色列建交,中东政治展现怎样的图景( 二 )


第四 ,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通过塑造伊朗威胁为主强化盟友关系、拼凑地区同盟体系 。
特朗普中东政策的核心是在继续进行战略收缩、减少投入的情况下 , 通过遏制伊朗整合在奥巴马时期日渐疏远的盟友关系 , 重点强化美国与沙特和以色列的盟友关系 , 使其在遏制伊朗、反恐等领域承担更多任务和成本 , 进而增强美国对中东事务的主导权 。首先 , 为强化与以色列的盟友关系 , 在巴以问题上采取明显偏袒以色列的政策 , 并企图强推解决巴以问题的所谓“世纪协议” 。其次 , 组建以沙特为中心的反伊朗联盟即“阿拉伯版北约” , 并大力支持沙特的内外政策 , 极力维护美沙同盟关系 。
对中东政治的影响
如上观之 , 巴以问题(巴勒斯坦问题)很难再成为中东问题的核心 , 巴勒斯坦问题将更趋边缘化 。
巴勒斯坦在巴以关系中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 尤其是将很难再寄望阿拉伯国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采取统一的政策 , 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与以色列建交将成为巴勒斯坦无法规避的现实 , 其内部的矛盾也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 而以色列则将在美国的庇护和阿拉伯国家的默许下采取更加激进的政策 。
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趋向复杂化和多样化 , 阿拉伯世界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
继阿联酋之后 , 应有更多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和以色列建交 , 或在不建交的情况下加强交往 , 但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也不会一帆风顺 , 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可能会呈现多个层次 , 有部分国家会相对较快地与以色列建交 , 部分国家出于顾忌处于观望状态 , 也会有部分国家继续与以色列对抗或僵持 , 但更多国家与以色列建交应是大势所趋 。当然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也不会过热 , 甚至部分国家会处于类似于埃及与以色列的“冷和平”状态 。与此同时 , 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分化和碎片化会进一步加剧 。
伊朗、土耳其等非阿拉伯国家在巴以问题上与以色列的矛盾上升 , 并通过为巴勒斯坦问题代言谋求地区话语权 。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 , 伊朗一直通过反对以色列争取道义制高点 , 并通过支持巴勒斯坦激进力量哈马斯谋求在巴以问题上的话语权 , 伊朗与以色列的对抗不断加剧 。2002年土耳其正义发展党执政以来 , 其外交向中东地区回归 , 并以支持巴勒斯坦谋求地区热点问题的话语权 , 导致土耳其与以色列龃龉不断 。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走近 , 且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与伊朗对抗加剧、与土耳其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 伊朗、土耳其两个非阿拉伯大国将继续通过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谋求地区话语权 。
中东地区以沙特、伊朗、土耳其、以色列(恰是中东四大主体民族的代表)为中心的地区格局更加复杂 。
【巴以问题|观察家|阿联酋、巴林与以色列建交,中东政治展现怎样的图景】“阿拉伯之春”以来 , 中东地区格局日益形成以沙特、伊朗和土耳其为核心的三大阵营 , 以色列则成为另一特殊的力量 , 沙特与伊朗的对抗具有阿拉伯民族与波斯民族、逊尼派与什叶派斗争的色彩 , 双方在叙利亚危机、也门内战、卡塔尔断交危机等问题上的对抗日趋阵营化、代理人化、教派化 , 双方的矛盾是中东地区的矛盾主线 。而沙特与土耳其围绕传统伊斯兰与现代伊斯兰、泛伊斯兰主义领导权、逊尼派内部领导权的竞争日趋激烈 , 是当前中东地区矛盾的另一主线 , 双方围绕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卡塔尔、利比亚、非洲之角的争夺不断加剧 。未来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改善的背景下 , 以色列与沙特阵营走近的趋势将不断加强 , 这或将促使土耳其与伊朗进一步走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