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曾国藩|曾国藩:牢记勤俭,学会宽容,不忌贤妒能,不贪图名利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870年7月2日 , 在保定署衙 , 曾国藩留下了他生平第二份遗嘱 。他说 , 他行将前赴天津 , “查办殴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他说 , “外国性情凶悍 , 津民习气浮嚣……恐致激起大变”;并表示 , “余此行反复筹思 , 殊无良策” 。
这一年 , 60岁的曾国藩右眼失明、肝病日重 , 眩晕病症又进一步地折磨着他 。
5月16日 , 他在日记写道 , “床若旋转 , 脚若朝天 , 首若坠水 , 如是者四次 , 不能起坐” 。
5月21日 , 他续假一月 , 开始卧床调养 。
6月23日 , 就在他续假一月的奏折刚刚抵达北京时 , 朝廷以“曾国藩精神如可支持”的婉转口气 , 让他前赴天津 , 接手那块烫手山芋 。
和朝廷谕旨同日抵达的 , 还有来自江西他为自己做棺材订购的建昌花板 。
这个巧合让曾国藩心有戚戚 , 他预感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 。
为此 , 在调阅津案文牍、与幕僚反复商议之余 , 他开始以平淡、略显悲凉的心境 , 细细交代着自己的一切后事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1 不忌贤妒能 , 不贪图名利
“我生平粗略看了一些儒家先贤的书 , 从中领悟到圣贤教人修身养性 , 千言万语 , 以不忮不求最为重要 。”
忮 , 就是嫉恨贤才 , 迫害能人 , 妒忌别人的功劳 , 争夺荣誉 , 也就是“怠者不能修 , 忌者畏人修”之类的意思 。
求 , 就是贪图名利 , 想着封地想着恩惠 , 也就是“未得患得 , 既得患失”之类的意思 。
忮不常见到 , 一般见于那些名气家业都差不多 , 势力地位也都相当的人中 。求不常见到 , 一般见于货物钱财交接、仕途升迁受到妨碍的时候 。
想要造福后世就不要心存嫉妒 , 人的心里如果没有害人的欲望 , 那么仁义就用不尽了 。
想要树立品德就不要心存奢求 , 人的心里如果没有对名利的索求 , 那么道义就用不尽了 。
不除去嫉妒 , 满怀就都是荆棘;不除去奢求 , 满腔就都是污垢 。
曾国藩认为自己经常在这两方面加以克制 , 只是还没有完全扫除干净 。儿子们如果想要心地干净 , 就应当在这两方面加倍下工夫 , 期望子孙后代能够世世警戒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2 牢记“勤”“俭”二字
纵观历来昌盛的国家和家族 , 都是由于勤俭节约才得以兴旺发达的 。那些衰落的 , 却恰恰相反 。
曾国藩一生一直以“勤”字勉励自己 , 但他自谦说自己实际没有做到 。所以读书没有手抄本 , 做官也没有可以留存的文书 。
曾国藩一生也喜欢用“俭”字教育别人 , 然而扪心自问 , 他觉得自己实际上也没有做到 。如今衙门内外服侍的人 , 厨房一天的用度 , 可以算得上奢侈 。这是因为以前在军营的时候 , 规模很大 , 也就延续下来没有改动 , 近来因为他经常生病 , 所花的医药费也就没有限制 。
由此他感叹到:由俭朴到奢侈比下水还容易 , 由奢侈到俭朴比登天还难 。
曾国藩主张凡事都要节俭 , 但唯独要求儿子们对各位叔叔家处处都要丰厚些 , 对待堂兄弟要相互勉励品德课业的学习 , 相互规劝不对的地方 , 期望彼此都能有所成就 。
他告诫儿子们 , 亲近别人就要让他显贵 , 爱人就要让他富有 , 要常常做好事 , 替各位亲人默默地祷告祈福 , 自然会得到别我的敬重 。
推荐阅读
- 水果怎么吃|头发打湿后直接抹洗发水?掉发多油多半与这有关,3个步骤要牢记
- 脑梗|脑梗死的发作前兆,牢记这3点,关键时刻能救命
- 五官疾病|眼睛很脆弱,这4种最常见的眼部问题要牢记,教你见招拆招
- 家庭医生在线|慢性胃炎能彻底治愈吗?不是吓你,除了治疗,还要牢记这4点!
- 周樵夫|曾国藩:人生晚年,丢了几样东西,容易晚景凄凉
- 近代史|晚清的死刑犯为什么宁可遭斩首,也不肯被流放到宁古塔?
- 鼻炎|科普:过敏性鼻炎持续时间长,牢记这几点,每天都会有改善
- 近代史|抗清志士欧光宸
- 近代史,左宗棠|左宗棠筹集军费找洋人借钱,为何专挑利息高的?战后才知他多高明
- 曾国藩读书会-ZGFDSH|王阳明:此心不向外求,只向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