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橙汽车|二次出发仍前景难测,观致“借尸还魂”

作者说:经历五年的产品空窗期 , 这家被奇瑞抛弃的中国首家高端品牌 , 迎来易主后的首款产品 。
经历五年的产品空窗期 , 这家被奇瑞抛弃的中国首家高端品牌 , 迎来易主后的首款产品 。
8月27日晚 , 广州宝能观致文化中心 , 观致7预售发布会由一曲改编的《致少年》拉开帷幕 。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 观尽天下心未变 , 致气依然 , 一路向前 。 ”改编后的歌词 , 道尽了观致品牌重新出发的决心 。
然而 , 此少年已经非彼少年 , 卸下往日的高傲 , 易主后的观致选择自降身段 , 脱离了“高端品牌”定位 。 作为宝能时代的首款车型 , 观致7的预售价仅10.98万起 , 甚至低于7年前发布的定位更低的观致5售价 , 这意味着观致在市场沉寂数年后将要借宝能发起再次冲刺 。
青橙汽车|二次出发仍前景难测,观致“借尸还魂”
文章图片
据悉 , 观致汽车是奇瑞集团和以色列量子集团在2007年共同打造的中国首家高端品牌 , 前身是奇瑞量子汽车 , 于2011年更名 , 2013年推出首款车型观致3 , 并在当时揽下多项国际大奖 。
另外 , 观致3在海外的亮相在业内引起不小轰动 , 当时宝马、菲亚特以及沃尔沃等高层都寄予高度评价 。 然而 , 由于自主品牌以入门级车型起步 , 对于10万元以上的产品消费者更加信任合资品牌 , 因而 , 在业内评价极高的观致3在销售端遭遇冷场 。
除了环境因素外 , 在当时合资强国产弱的情况下走高端路线 , 外方企业的知名度尤为重要 。 然而 , 观致汽车两大股东方均不具有运营高端品牌的经验 , 其中 , 以色列量子集团在当时的主要业务是化肥、专用化学品、能源、航运和公路运输 , 完全与汽车无关 。 虽然双方投入大量资金获得强大供应商资源 , 但在高端汽车领域毫无建树的两者结合 , 结局注定失败 。
连年亏损 , 负债近百亿后 , 观致被宝能集团接盘 , 并表示将连续5年每年向观致投入100亿元 。 然而 , 先后投入200亿元后 , 观致汽车并未能翻身 , 产品更新缓慢、销量继续颓靡、高管团队更换频繁、停产裁员、经销商集体维权、自产自销等负面缠身 。 2019年观致汽车全年销量仅2.3万辆 , 同比下滑63.4% , 今年上半年出现断崖式下滑 , 销量仅为2,873辆 。
青橙汽车|二次出发仍前景难测,观致“借尸还魂”
文章图片
宝能在接手三年多时间内 , 产品线并未更新 , 这就导致宝能集团入主观致被解读出多种涵义 。 有媒体曾爆料 , 宝能垂涎汽车行业已久 , 入主观致能快速获得一纸通行证 , 这是在为其推出自有品牌做准备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与互联网企业不同的是 , 房地产企业跨界造车的出发点根本不是为了补贴那点小钱 , 将房地产业务与新能源业务捆绑 , 通过产业用地捆绑住宅用地 , 这种模式的关键是要有产业背景 ,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房地产企业会选择和产业合作 。 比如华谊和恒大联手斥资300多亿打造电影特色小镇 。 再比如 , 一汽红旗与吉林省和长春市政府联合打造的“红旗小镇” , 一些原来专注于房地产业务、乃至部分车企自身 , 开始进军新能源车、健康养老、科技产业园等等 , 他们需要一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故事 。 医疗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人工智能、新能源……每当一个产业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 , 这一产业就成为房地产企业低价拿地的马甲 。 而当前最热的产业标签莫过于跨界造车” 。
显然 , 在楼市调控政策没有明显松动痕迹的背景下 , 大量房地产资本开始涌入汽车市场 。 而这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宝能;宝能汽车成立仅9个月后 , 就斥资66亿元收购观致汽车51%股份 , 一举解决了汽车生产资质问题 , 随后 , 该公司在汕头、杭州、广州等地又陆续投资了12家企业 。 2018年3月投资400亿在西咸设立新能源车生产基地 , 6月在昆明落地占地40万平米的汽车城项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