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香港特区政府多措并举 两地携手共抗新冠疫情
中国网9月3日讯 (采访人员戚易斌) 香港7月初暴发新一轮新冠疫情,连续十余天单日新增病例破百,并有多个社区出现感染群组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香港特区政府与社会各界同心抗疫,多管齐下,力求尽快遏制 。
数度收紧防疫措施,加大病毒检测力度,增设隔离设施,寻求中央政府协助……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香港疫情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8月31日的新增确诊病例回落至个位数 。随着普及社区检测计划的开展,病毒传播链有望被切断 。
文章图片
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香港特区的卫生防疫机构在许多公共设施和空间张贴告示,提醒公众“同心抗疫,请勿聚集” 。新华社采访人员 卢炳辉 摄
集中救治资源 加码防疫措施
疫情暴发后,不断增加的新增确诊病例给香港公共医疗系统带来巨大挑战 。为缓解公立医院压力,特区政府医院管理局当机立断,与多个部门展开对接,迅速组织人员开拓社区资源 。
7月18日,香港十余家公立医院完成普通病房的改装工程,正式开放约500张二线隔离病床;7月24日,位于港岛柴湾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的社区隔离设施启用,总计提供300个独立单位;8月1日,在亚洲国际博览馆一号展览厅内筹建的社区治疗设施开始接收病人,场内共设置500张病床……这些隔离与治疗设施的设立,缩短了新确诊病人等候入院的时间,为公立医院腾出了更多隔离病房 。
目前,亚博馆二号馆的社区治疗设施也已建成,正待有需要时投入使用 。新馆将提供更多床位,加快病人流转,预计可将病人留院时间由3周减至2周,每日可接收120名至140名病人 。
在集中资源全力医治的同时,特区政府从7月9日至7月底先后5次收紧防疫措施,严格限制社交距离,例如市民在所有公众场所包括室内及室外都必须佩戴口罩、在公众场所群组聚集的人数限制由4人收紧至2人等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还多次呼吁市民尽量留在家中,企业应允许员工在家办公,以减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
特区政府还密切监察疫情发展,适时调整策略,包括加强入境人士管制、收紧获豁免检疫人士的范围、利用超级电脑协助追踪或调查患者的流行病学轨迹等,多管齐下、环环相扣,不断提升抗疫等级 。
此外,为避免人群聚集,特区政府参考多个国家和地区经验,决定推迟第七届立法会选举,第六届立法会继续履职 。此举不仅是科学防控疫情的需要,更是对广大香港市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高度负责 。
文章图片
7月31日,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推迟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 。新华社采访人员 李钢 摄
普及病毒检测 切断传播链条
香港本轮疫情之中,最严峻的考验在于近半数患者感染源头未明,社区内的隐形传播链快速蔓延 。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香港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增强病毒检测能力,筛查无病症的隐性患者 。
7月中旬,特区政府为养老院舍、食肆、物业管理员工和的士司机等四类高风险群组进行免费核酸检测 。7月底,有关计划拓展至多个公共屋邨、街市租户、小巴司机以及特殊学校宿舍员工等,检测范围涵盖逾50万人 。
9月1日,香港普及社区检测计划正式展开,特区政府为市民提供一次免费新冠病毒检测 。检测计划为期7日,视实际情况延长不超过7日 。该计划旨在实现“早识别、早隔离、早治疗”,尽快切断病毒社区传播链 。
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介绍,全港各区共设立141个社区检测中心,除了6岁以下儿童及不适合检测的人士外,所有持香港身份证或出生证明书且没有病征的香港市民,均可自愿参与检测 。
截至9月1日17时,已有逾65万名香港市民登记预约检测,8.2万余人接受了检测 。检测中心入口处设有体温探测器和酒精洗手液,并有工作人员进行引导,市民在等候期间能够保持大约一米的距离 。公众对此次普检计划反应积极,表示场地管理良好、检测过程顺畅,不担心有感染风险 。
推荐阅读
- 巴西|巴西累计新冠死亡病例数破15万
- 新冠|多国单日新增病例数创纪录 权威期刊批美国将危机变成悲剧
- 肺炎|巴西累计新冠肺炎致死人数破15万 又一州长和内阁部长确诊
- 死亡病例|美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5431例 累计7706256例
- 病例|匈牙利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创新高
- 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卫健委:10月10日新增确诊病例21例,均为境外输入
- 水貂|美国多地水貂养殖场暴发新冠疫情
- 上游新闻|美国爆发水貂新冠疫情,上万只水貂被人类传染后死亡
- 新冠|法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70万例
- 确诊病例|伊拉克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40万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