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保平台“诊疗”露天文物隐患:被动抢救转主动预防

  中新社兰州9月2日电 (冯志军 高莹 闫姣)既能模拟春夏秋冬四季变换 , 也能还原风吹雨打的“创伤” , 还能有的放矢地迎刃而解各种复杂病害……露天文物长期积累的隐患与“疗方” , 在三个实验仓体短时间内即可获得解决 , 这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个多环境因子足尺模拟研究平台“多场耦合实验室”的效能 。

  中新社采访人员近日探访了这处位于敦煌研究院的先进文保平台 , 夏季高温的仓体里令人闷热难耐 , 冬季严寒的仓体里又令人瑟瑟发抖 , 满地的积雪仿若“冰雪世界” 。 一面依据传统工艺制成的夯土墙体正待“检验” , 它的模拟过程将为中国土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提供更为准确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

  多场耦合实验室科研人员张博向中新社采访人员介绍说 , 目前包括降雨、高低温变化等自然变化模拟试验在现场都很难快速、重复、准确实践 , 有些文物需要经过至少三至五年的现场试验观察 , 才能确定病害发育过程和保护修护方案 , 但有些保护是迫在眉睫的 。

  张博解释说 , 相较于传统的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 , 多场耦合实验室具有时间可控、条件可重复、变量可控、数据精确 , 并且能够进行足尺模型试验等优点 。 经过该平台实验仓模拟后 , 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 , 短时间内就能实现一天或数年变化 , 并能模拟自然界中有些不可实现的变化 。

  长期以来 , 因无法准确预测多种自然、环境因素对石窟与壁画等文物的影响 , 其保护研究长期处于被动抢救性阶段 。 多年来 , 敦煌研究院等中国国内研究机构对敦煌石窟和壁画等病害机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 但多重环境因素影响下的保护研究无法实现 。 随着多场耦合实验室的运行 , 文物保护将开始逐步向“主动”预防转变 。 女性网

  总投资4200万元人民币的多场耦合实验室 , 可模拟温度、湿度、日照、降雨、降雪及水盐运移等各种环境条件 , 以及研发文物样品或模拟样品的材料和结构的基本热学、力学、收缩、徐变及损伤等特性 , 开发接近自然环境下的文物劣化和相关保护研究的试验方法 , 并提出有关方法和标准 。

  张博表示 , 这是目前中国首家能够达到“各种环境条件下模拟实验”的大型平台 , 目前可以开展大多数的不可移动文物病害机理和保护材料的研发 , 并且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实验室 , 未来海内外所有“有文保需求”的单位都可以来这里做试验 , 并应用到其保护工程的方方面面 。 (完)

注意到 【编辑:姜雨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