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潜艇到华龙一号,探访深山里的909基地( 三 )
“从陆上模式堆建成开始 , 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 , 先后自主设计建成了多种类型的研究堆 , 为我国核电的自主研发设计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技术基础 。 ”中国核动力院党委书记万钢认为 。
随着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的建成 , 一个反应堆研发基地初步形成 , 一条山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核动力工程摇篮 。
改革开放后 , 核电迎来了新的发展 。 1985年开工、1991年建成投用的秦山核电站 , 终结了中国无核电的历史 。
当国家决定建设核电站时 , 从909基地走出来的人才和技术 , 为秦山一期核电站和后来的大亚湾核电站提供了支持 , 并完成了许多重要的试验验证 。 在秦山二期核电站招标过程中 , 中国核动力院最终在反应堆及主冷却剂系统设计任务中一举中标 。
在此后近十年的建设过程中 , 中国核动力院既承担工程设计也承担试验验证及科技攻关 , 在核电站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等领域为我国核电自主化的重大跨越做出了重要贡献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秦山二期核电站并网发电以来 , 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表明中国具备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大型核电站的能力 。
迎难而上:“我们解决了一个个卡脖子的问题”
在909基地深处一个苍翠掩映的院子里 , 有一座已经废弃的二层小楼 。 不起眼的楼内会议室里 , 曾发生过一场影响中国核电发展方向的讨论 。
1997年 , 时任中国核动力院副院长的张森如与20多名科研人员在此讨论着中国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方案的主要技术参数 , “堆芯如果受制于外国 , 自主核电就无从谈起” , 所有人对这一认识深信不疑 。
这次激烈的研讨会 , 创造性提出了“177堆芯”的概念 。 “177堆芯”是我国三代核电区别于国外技术的最主要特点 , 这种设计在国外通用的157组堆芯基础上 , 每边增加5组元件 , 4边共增加20组元件 , 形成177组堆芯的创新设计 。 使得堆芯换料周期由通常的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 , 将电厂可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 。
“通俗地讲 , ‘177堆芯’就是‘华龙一号’的灵魂 , 相当于给汽车搭载上了发动机 。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刘昌文表示 , “华龙一号”的这台发动机 , 完全是我国自主设计的 。
由于堆芯结构发生变化 , 一系列主要设备都需要重新设计 。 设计人员又瞄准核电寿命要求 , 改进了压力容器设计 , 使核电站能够运行60年之久 。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 。 ”刘昌文介绍 , 从基本概念形成 , 到一系列重大设计改进课题的研发、试验、验证和攻克 , 再到工程方案的优化和完善 , “华龙一号”技术研发走过了近20年历程 。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 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 “华龙一号”从概念提出到工程建设 , 意想不到的问题接踵而至 , 刘昌文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推荐阅读
- LPL|S10四大赛区一号种子出炉,流水的队伍,铁打的大师兄八进S赛
-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一号02星
- 文汇报|高分十一号02星成功发射!“长四”今年很忙
- 运载火箭|高分十一号02星成功发射,“长四”今年很忙
- 网易科技|中国成功发射光学遥感卫星"高分十一号02星"
- 东方网|长征四号乙成功发射高分十一号02星 拉开高密度发射序幕
- 央视新闻|高分十一号02星发射成功
- 新华网|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一号02星
- 人民日报客户端|高分十一号02星发射成功
- LCK|LCK夏季赛结束,DWG零封DRX拿到一号种子,Chovy却成热议点